秋分是什么日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7:21:12

1、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划分四季,秋分日居于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2、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此日同“春分”日一样,“秋分”日,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此日后,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

秋分是表征季节变化的节气。秋分这天,一股股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降雨,气温也一次次下降。在西北高原北部,日最低气温降到0℃以下,已经可见到漫天絮飞舞、大地素裹银装的壮丽雪景。秋分以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雨量明显减少,暴雨、大雨一般很少出现;不过,降雨日数却反而有所增加,常常阴雨连绵,夜雨率也较高。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名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南方秋多夜雨的气候特色。

春分:3月21日左右,太阳直射赤道0度
秋分:9月23日左右,太阳直射赤道0度
夏至:6月22日左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即北纬23度26分
冬至:12月22日左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南纬23度26分
春:2、3、4月
夏:5、6、7月
秋:8、9、10月
冬:11、12、1月(这是平均情况)
因为现在习惯用阳历,是西方日历法。而春夏秋冬的划分还是阴历准确。现已有人提出将中国的纪年法作为通用日历。所以说中国的文化是很伟大滴。(好像跑题了...)

秋分,古称“宵中”。它和春分一样亦有两个意思:一是这一天昼夜相等,各为12小时,平
分了昼夜;二是秋分居于秋季90天之半,平分了秋季。《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云:“秋
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每年阳历的9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时开
始。
秋分以后,由于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越过赤道。转向南,半球,所以北半球获得太阳辐射热
量将一天天减少,而地面向天空散发的热量,反倒因“秋高气爽”,云量减少而增加,所以散热
很快。这时,来自北方的冷空气频频向下,天气逐渐转寒。秋雨以后,地表水分增多,这些水分
蒸发又要吸收一些地表贮存的热量,于是就有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农谚。
天文学上规定:秋分为北半球秋季开始。从这时起,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始了秋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