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中华酒楼的历史?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1:26:36
什么年代是什么人创立的,中间经历了什么转折,创立人的背景?
我想知道是什么人创立的?不是因为什么出名!

这是一家以鱼莱为主的大中华酒楼,当年这家酒楼曾为毛主席做过一道菜,名为武昌鱼,1956年,毛泽东在大中华品尝武昌鱼后,留下著名诗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让大中华酒楼名扬海内外。这家徽帮馆子就是大中华酒楼的前身。1932年迁至彭刘杨路现址,一楼卖小菜,二楼经营以鱼为主的名菜。

大中华酒楼是一家鱼菜为主的餐馆,三四十年代曾在武昌驰誉一时,至今不衰。当时武昌城区狭小,大中华地处平阅路(今彭刘杨路)柏子巷口,法院在右手对街,湖北省政府也迁到对面梳妆台,人杰地灵,生涯鼎盛。

1930年,大中华酒楼在芝麻岭(今武昌邮局对面)开业,1932年修建马路,迁至现址,酒楼一楼一底,底层卖经济客饭,一菜一汤,饭管饱,三五角钱,学生、小职员和收人不多的劳动者川流不息。二楼经营名菜,以鱼为主,如清蒸鳊鱼、网油松鼠桂鱼、糖醋桂鱼、五彩桂鱼、牡丹桂鱼、银丝桂鱼、烧青鱼划水、烧肚当,并兼及其他菜肴,以后又扩建了三楼,宴会频开,嘉宾接踵,省会无匹。

解放后,大中华酒楼营业更加发展。1966年改名 “新中华酒楼”,1968再改“武昌饮食部”,1971年新建四层大楼落成,面积1600平方米,比原大中华扩大了4倍,外表焕然一新,内部安装也实现了现代化。在此期间,重点研究“武昌鱼”的烹任,有所创新,如杨梅式武昌鱼,花酿武昌鱼,做到色、香、味三佳。“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备受嗜鱼的顾客和海外人士的称赞。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春风又绿江南岸”,大中华酒楼恢复了老牌名。并在原楼两旁扩建两栋更高的大厦。

成立于1930年的武汉大中华酒楼,因为毛主席一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而名扬海内外。上世纪80年代,大中华已开发出70多种鱼菜,并推出了全国闻名的全鱼宴。该酒店的月营业额达30多万元,有国家特级、一级厨师20余人,是当时湖北地区惟一的国家二级餐饮企业,曾荣获“中华老字号”称号。
然而和老通城一样,从90年代中期起,大中华酒楼即陷入生存危机,多次关门歇业。2000年8月,武汉某民营企业出资1400万元,将其整体购买。2002年起,酒楼停业以租赁门面度日。现在,大中华已改成火锅店。
实在找不到其他资料了,不知这样可否?

成立于1930年的武汉大中华酒楼,因为毛主席一句“才饮长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