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王 梵文 怎么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23:13:24
要是打不出来,给个图片就可以了

巴利文Asoka:阿育王。

  假如阿育王还在世,听了你这个问题,一定会哭笑不得,大兴感慨。为什么这么说呢?

  阿育王在世的时候,由 于Asoka(阿育王)国王信奉了佛教 ,许多异教徒被吸引加入了佛教来取得 Asoka (阿育王)的支持。虽然他们加入了佛教,但他们仍然坚持著自己的思想,更把他们自己的思想说成是佛陀的思想。原始佛教的僧侣于是和他们分开了,并拒绝和他们一起参加诵戒。于是在Patiliputta 约有七年没有诵戒。
  于是阿育王为此举办了第三次的经典结集。经过了 Asoka (阿育王)的帮助,60,000 位异教僧侣被逐出了僧团。Moggaliputta Tissa 长老于是选出了 1,000 位阿拉汉来集成正法。阿拉汉们花了九个月的时间,终于完成经典的集成。
  之后,为了弘扬佛法,阿育王派出了九个使团外出传播佛法,其中第九使团是由阿育王的儿子马兴德尊者为代表的,马兴德尊者将佛陀正法传到斯里兰卡,之后由斯里兰卡传播到缅甸、泰国等地,形成了现在的南传上座部佛教。
  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用语是巴利语,这是当年佛陀讲经说法所使用的语言,巴利语是印度摩羯陀国的民间语言。而佛陀是明确反对梵语的,佛陀在世时,随着信徒队伍的不断扩大,不同地区的人也用不同的方言来传播佛法。当时有两位婆罗门种姓出身的比丘要求佛陀允许用吠陀韵律的梵语形式(Chandaso)来记述教法,统一佛经用语,但佛陀却没有答应。他说:
  「诸比丘,不得将佛语转为梵语,转者犯恶作。诸比丘,允许以自己的语言学习佛语。」
  见巴利本《律藏•小品》,亦见《五分律》卷二六、《毗尼母经》卷四等
  ,巴利语与梵语同属于印欧语系的古印地语。但梵语属于雅语,巴利语属于俗语;梵语是贵族语,巴利语是民众语;梵语是婆罗门教-印度教的标准语,巴利语则是佛陀及圣弟子们的用语。

  阿育王弘扬的佛法是巴利语的佛法,他派出自己的儿子去弘扬的也是巴利语佛法。
  你想一想,假如阿育王来到我们现在这个世界,听到竟然有人问:阿育王的梵文怎么写?他一定会觉得:“历史是怎样的捉弄人啊!一生努力弘扬的佛法,怎么会变成了这样?”

asoka
阿输迦王
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