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说要人放下追名逐利的心…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3:38:48
佛说叫人学会放下,那么,对我们学生而言,要面对残酷的社会竞争,这有指导意义吗?作为学生,又该怎么做?
那么,在佛教看来读书是为了什么?

楼上师兄提到了圣严法师的开示, 这里再提另外一个圣严法师所提倡的概念, 叫四它: 面对它, 接受它, 处理它, 放下它, 以此四它做为处事原则, 既可以把事情处理好, 我们也能安心自在

就以学生为例, 学生最讨厌的大概就是考试, 但是也不可能逃得掉, 就算采取逃避甚至抗拒的心态, 时间到了, 还是一样要考试, 这时候由於所想要的与实际发生的相悖, 烦恼痛苦就从此产生, 但这是我们自找苦吃, 因为考试本身没有烦恼. 这个苦恼来自不肯面对也不接受事情的发生. 那面对与接受之后呢? 我们应该好好找出正确的方式来处理它, 而不是放著不管 (但有的事情放著不管反而是一种正确的处理方式) 还是以考试为例, 知道要考试了, 那就考前好好准备, 考时好好作答, 考后好好检讨错误, 这便是处理它. 如此, 考得好或许值得高兴, 考砸了可能会有点难过, 但高兴或难过一下就好了, 不管好坏都不需要一直在高兴或沮丧, 因为一直高兴, 不表示下次一样考得好; 一直难过, 考都考完了, 再难过分数也不会改变. 要放下这件事情, 因为还会有新的事情要去面对, 接受与处理, 这就是放下它

这四它看起来没什麼, 但这是法师从般若智慧中所提炼出来的, 依著这样的原则去做, 实际上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行般若法门, 或许你可以试试看

至於读书为了什麼? 那是每个人都不一样的, 佛教讲这个叫做'愿', 从佛教的角度来看鼓励你读书是为了造福人群利益众生, 当然这目标或许太高, 很难达到, 那为了将来有能力赚钱养家也很不错, 至少是自力更生, 但是无论如何不要读书为了害人. 或许你可以花一点时间仔细想一想自己读书是为了什麼, 或者是你希望你读书是为了什麼, 有了这个愿, 那就有一个目标可以去努力了

因为您的问题,一下子问的太深了,太根本了。

您的问题,其中先牵涉到,什么是佛?什么是佛教?放下的是什么?什么应该提起来?等等~

至于读书是为什么?又牵涉到什么是教育?教育的本意,和我们现代人理解的其实很不同。

例如中国第一本字典,许慎的《说文解字》里面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做善也。

您看,这又涉及到,什么是善?善,就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