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滞血瘀,循环不好,要怎么调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1:56:42
女,52岁,已闭经十年,最近一段时间老是心慌,乏力,嗓子眼发紧,喘不上气来,早晨起床感觉口干口苦,舌苔厚腻,舌体肿胀发白。去医院检查结果是冠心病,心绞痛,脂肪肝,但症状都很轻微,血脂血粘度也比较高,血压80、140略微高。中医大夫说是血瘀造成的,循环不好,给开了脑心通什么的,现在刚开始吃。想请教一下:平时饮食上要怎么调理?多吃些什么食物对治疗比较有帮助呢?

我看不大像气滞血瘀,淤血体质最明星的就是舌象有淤血点,舌下静脉怒张。从舌苔、疾病来看都是是痰湿。口苦口干是阴虚。饮食少食酸、凉。多吃的食物:山药、红小豆、鲫鱼、生姜、白扁豆。秋冬不要补得太厉害了,尽量饮食清淡。另外,参加适当体育锻炼非常好

首先是关于饮食的。
气滞血瘀体质宜选用有行气、活血功能的饮食,例如: 白萝卜、柑橘、大蒜、生姜、茴香、桂皮、丁香、山楂、桃仁、韭菜、黄酒、红葡萄酒、洋葱、银杏、柠檬、柚子、金橘、玫瑰花茶、茉莉花茶等 。
桃仁、油菜、黑大豆具有活血祛瘀作用;据报导,黑木耳能清除血管壁上的淤积;适量的红葡萄酒能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山楂或米醋,能降低血脂、血黏度。

少吃盐和味精,避免血黏度增高,加重血瘀的程度。
不宜吃甘薯、芋艿、蚕豆、栗子等容易胀气的食物;不宜多吃肥肉、奶油、鳗鱼、蟹黄、蛋黄、鱼籽、巧克力、油炸食品、甜食,防止血脂增高,阻塞血管,影响气血运行;不宜吃冷饮,避免影响气血运行。

再来药物调养:
气滞血瘀体质如有情绪抑郁,应以心理疏导为主,配合疏肝理气解郁药物,如柴胡、郁金、青皮、香附、川芎、绿萼梅、八月札等。中成药逍遥丸、越鞠丸等,均有较好的解郁作用。

还有关于生活方面的调理:
研究发现,人体长期处于气滞血瘀状态,组织缺血,细胞处于“饥饿”状态,会加快衰老。因此,对气滞血瘀体质而言,行气活血有预防衰老的功效。

在生活上,应保持愉快的情绪,有助于改善气血运行。避免大怒、惊恐、忧思等不良情绪对气血运行的影响。

坚持体育活动,运动量因人而异。每次运动锻炼应达到微微出汗的程度。

体内的水分通过呼吸、皮肤蒸发和大小便排出。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可使血液中水分减少,导致血粘度增高,血行缓慢。所以,气滞血瘀体质平时宜多饮水,每天摄入量不低于2000毫升约8杯水)。

“寒则气滞”、“寒则血凝”,气滞血瘀体质除衣被保暖外,在寒冷环境的时间不宜过久。冬季室温应不低于摄氏20度。夏季使用空调降温,室温也不宜过低,一般宜保持在25~26度左右。每天用热水泡浴,有利于改善全身气血运行,如能定期进行药浴、按摩,则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