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伯克段于鄢》是谁导致这场战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22:20:13

表面上是郑伯的弟弟段。说段越制,不守本分,胡作非为,最后自作自受。

但是写《左传》用春秋笔法实际是贬郑伯的:因为郑伯不放心段,(正如所有其他独裁统治者一样)但是又没有理由没有借口除掉段,所以就故意放纵弟弟胡作非为;其中很明显,郑伯有N次机会可以阻止段,也有N个大臣要求发兵,郑伯自己也知道这样下去一定会出乱子,但是郑伯始终没有动手——为什么?——虽然弟弟犯错了,但是罪不至死。所以最后到了非杀段不可的时候,郑伯说了句——“可以了,是时候了!”然后隐忍了这么久的郑伯瞬间秒杀段。
难道郑伯他妈不喜欢郑伯仅仅是因为郑伯难产吗?没有这么简单吧!郑伯肯定有不为人知的阴险狡诈的一面,才让他的亲妈都不喜欢他!!!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所以当时很多信息可能都被郑伯封锁了,但是从《左氏春秋》的曲笔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出一些影子的。

从前,郑武公在申国娶了一妻子,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脚先出来,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所以很厌恶他。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
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就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若是封给其它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办。”武姜便请求封给太叔京邑,庄公答应了,让他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
大夫祭仲说:“分封的都城如果城墙超过三百方丈长,那就会成为国家的祸害。先王的制度规定,国内最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它的五分之一,小的不能超过它的九分之一。现在,京邑的城墙不合法度,非法制所许,恐怕对您有所不利。”庄公说:“姜氏想要这样,我怎能躲开这种祸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及早处置,别让祸根滋长蔓延,一滋长蔓延就难办了。蔓延开来的野草还不能铲除干净,何况是您受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己垮台,你姑且等着瞧吧。”
过了不久,太叔段使原来属于郑国的西边和北边的边邑也背叛归为自己。公子吕说:“国家不能有两个国君,现在您打算怎么办?您如果打算把郑国交给太叔,那么我就去服待他;如果不给,那么就请除掉他,不要使百姓们产生疑虑。”庄公说:“不用除掉他,他自己将要遭到灾祸的。”太叔又把两属的边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