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呼吁同学们饮食习惯的良好养成(演讲稿)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22:56:42
现在我们班里的同学都是每天“大餐3顿,小餐不断”,这次正好有一次演讲活动,所以我想这个,劝诫,呼吁同学们饮食习惯的良好养成,谁能帮我取个题目,再给个主题?谢谢

什么是习惯?习惯是在长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影响你的一生。好的习惯会让你终生受益,坏的习惯会让你终生受害。正如一则外国谚语所说:“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一出京剧的歌词里这样说道:“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会什么花。”可见,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人的一生是十分重要的。

古代有一则成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一个人习惯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大家都知道,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孟子,之所以能成为仅次于孔子的圣人,成为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离不开“孟母三迁”。起初孟家居住的地方,是一片坟地,经常有送葬、埋坟、哭丧等事情。小孟子也学着人们的样子,堆起个土堆当坟头,对着坟头哭丧,有时还抢人家的供果吃。孟母一看这样的环境对孩子成长不利,就换了个地方。新的地方是个集市,卖什么的都有。小孟子就学着卖猪肉的贩子,在家里挂起一块布条,用竹批当刀,学着割猪肉。孟母一看,这个环境对孩子也没有好处,把家又搬到了另一个地方。这个地方是个学宫,经常有朗朗的读书声传出来。小孟子被书声吸引,经常趴到窗下听老师讲学。老师见孟子热爱学习,就把他收为徒弟。从此,孟子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终于使他成了名垂青史的伟大思想家。这就应古人那句话:“欲高地位须行善,要好儿孙必读书。”

在人们的种种习惯中,最好的习惯莫过于读书了。因为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知识的宝库,是人获取各种技能的源泉。但读书又是一个苦差事,没有毅力的人,是不能养好良好的读书习惯的。人们不是常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嘛!要想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就不能急功近利,就不能用心浮燥,要煞下心来,坐得住板橙,“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当你学有所成、取得辉煌成就的时候,你就会知道,这一良好读书习惯的养成,对你是多么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