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锦标主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07:46:27
RT

貌似是在说中国的比赛制度吧,好像是个贬义词。

锦标主义是体育比赛只看结果--比赛成绩,不记任何代价

举国体制大概就是所有的运动员由国家统一挑选,培养,供应参赛之类。本人不太赞成这种体制,这就如同应试教育,发展体育完全是为了一个目标:大赛拿将牌。这样作第一不利于运动在全民中的发展,第二剥夺了运动员自由选择训练,自由参赛的权利。说它不利于运动的发展是因为举国体制的目的是在大赛里夺金争银,因而着重培养运动员,这就架空了普通人和运动之间的联系,很多情况是运动员对某个项目登峰造极,而一般人却对这项运动一无所知。这是对世界体育发展的曲解,因为运动,是全民的。对于其二,则正是所谓与秦桧有所联系的,在举国体制下,运动员参赛常常有这样的头衔:“组织派遣”;
有时这场比赛本不愿打,却被“派”去打;本来对自己有利的比赛,却放不开手脚,总被“上级决定”管着,总得服从“组织”的“英明决策”。让人不解:究竟是“组织”在打比赛还是运动员在打比赛。

人对利益的追求分为两种:所谓外在利益,就是对实现成功目标的手段追求;所谓内在利益,则是不在乎一时得失,不计较成败与否,只是按照内心的召唤去做,去生活。这样的人生,按照世俗的眼光或许连成功人士都算不上,却是幸福的、有意义的和有德性的人生
记得“文革”的时候,赛场上有一条标语至今记忆犹新:“反对锦标主义”。过去,正式的体育比赛都叫做锦标赛,它们与那些表演性质的友谊赛不同,是一定玩真格的,不仅要分出胜负,而且要有名次。到了“文革”,锦标主义被批得要命,说成是运动员心里的个人英雄主义作祟。那个年代,一切以政治挂帅,体育比赛当然要服从革命事业的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