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精通金融人士解释一下这一段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22:45:29
货币了。第四步,商业银行储蓄在银行账目上被重新分类为“银行储备”
(Bank Reserves )。此时,这些储蓄已经由银行的普通“资产”,一跃为生钱
种子的“储备金”。在“部分准备金”体系之下,美联储允许商业银行只保留其
10% 的储蓄做“储备金”(一般而言,美国银行只保留相当于总储蓄额的1%到2%
的现金和8%到9%的票据在自己的“金库”里,作为“储备金”),而将90% 的储
蓄贷出。

于是,这90% 的钱就将被银行用来发放信贷。这里面存在着一个问题,当90%
的储蓄被贷款给别人之后,原来的储户如果写支票或用钱怎么办?其实,当贷款
发生的时候,这些贷款并不是原来的储蓄,而是完全无中生有地创造出来的“新
钱”。

这些“新钱”使银行拥有的货币总量比“旧钱”立刻增加了90%.与“旧钱”
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新钱”可以为银行带来利息收入。这就是“第二波”涌到
经济体中的货币。当“第二波”货币回到商业银行中时,就产生了更多波次的
“新钱”

已经很详细,简单和通俗了阿。。 具体哪里需要解释呢?
其实就是一本万利的原理, 举个例子好了:
某新开的银行一共只有100万元存款, 理论上说他一分钱都不能贷出去, 因为储户理论上说随时都可能来取走, 定期的话就是提前取。
这种情况就是100%储备金。

根据上面10%储备金的规定, 该银行只需要留10万, 他们可以借90万出去给A公司。 原来的储户还是有100万存款, A公司得到了90万的借款, 所以从整个市场角度来看, 一共有190万元资金, 就凭空多出来90万。

然后A公司还可以把这90万存到另外一家银行, 同理这家银行又可以贷81万给B公司。。。 这样一直下去就是更多波次的新钱。

我们可以算一下:90+81+72.9+.... = 900万!!! 加上最初的100万一共1000万

这样10%的储备金政策理论上就可以使资金变10倍出来。
同理, 20%的储备金政策只能变5倍, 所以提高银行储备金比例是一项方便有效又低成本的紧缩方式。

这是货币创造啊!银行系统供给货币的过程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①实行完全的信用货币流通;②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③广泛采用非现金结算方式。 货币供给的过程可分为两个环节:①由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供给;②商业银行进行的存款货币创造。 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是通过其资产业务出去的,一般通过三条渠道:①在外汇市场买卖外汇黄金,变动储备资产;②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变动对政府债权;③对商业银行办理再贴现或发放再贷款,变动对金融机构债权。

这是货币创造啊!银行系统供给货币的过程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①实行完全的信用货币流通;②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③广泛采用非现金结算方式。 货币供给的过程可分为两个环节:①由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供给;②商业银行进行的存款货币创造。 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是通过其资产业务出去的,一般通过三条渠道:①在外汇市场买卖外汇黄金,变动储备资产;②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变动对政府债权;③对商业银行办理再贴现或发放再贷款,变动对金融机构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