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样的人可称作思想家?举出具体人物与其思想理论(最好是外国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4:00:57

尼采!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着名德国哲学家和思想家。尼采首先是一个语言学家,然后作为一个哲学家或者称之为自由思想者,他的许多着作里都包含了现代心理学的内容。他是一个充满着反叛精神的诗人哲学家,他强力地批判了西方传统的基督教文化,否定基督教传统的道德体系,主张重估一切价值,更提出了超人理论和永恒轮回的命题,渴望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强力的思想文化体系。从本质上来说,尼采是一个虚无主义者,但是他不同于他年轻时代的精神导师——叔本华之处就在于,他渴望着在这个虚无的世界上寻找到一种意义,或者说创造出一种生存的意义,以此来肯定人的存在价值。他的思想为后来的存在主义奠定了基础,被誉为存在主义的先驱之一。但是由于尼采的某些思想过于极端,过于的强力,因此后来被纳粹所利用而染上“纳粹哲学家”的污名。正如他自己在书中所写,任何伟大都会被误解。

尼采年表
1844年,尼采出生于普鲁士萨克森州的一个小村庄洛肯(Roecken),他父亲是基督教路德宗的牧师。尼采自幼相信自己有着波兰贵族血统并为此而感到自豪。
1846年,7月,妹妹伊丽莎白·尼采出生
1849年,尼采父亲病故。
1850年,搬家到萨勒(Saale)河畔的南姆堡(Naumburg)
1864年,进入波恩大学,修习神学与古典语言学。
1865年,尼采进入莱比锡大学攻读古典语言学,并开始接触叔本华的哲学思想。这些思想后来成为尼采哲学思考的起点。
1868年,初识瓦格纳,瓦格纳是尼采的年轻时代的好友。
1869年,年仅25岁的尼采尚未正式毕业就被聘为瑞士巴塞尔大学古典语言学教授。
1870年,升为正教授。8月,普法战争爆发,志愿从军,因伤退役。
1879年,尼采辞去了巴塞尔大学的教职,开始了十年的漫游生涯,同时也进入了创作的黄金时期。
1882年,去意大利旅行。经人介绍与罗?莎乐美相识。五月,完成《快乐的科学》并出版。同月,向莎乐美求婚,被拒绝。
1883年,开始撰写《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部。7月开始撰写《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二部。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