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格律诗及词的写作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12:49:45
我写格律诗的时候,总是先不管平仄写下来,然后再逐字逐句去对平仄是否正确,这样一来,显得很麻烦,因为往往一首诗的平仄对下来,比写一首诗的时间还要长,想一想古人潇洒的写就一首诗后,还要逐字去对平仄,怎么都觉得有点别扭或者不可思议,各位方家也是这么写作的么?若不是,又是怎样?
还有词,各位大多数是严格按照格律来写还是遵其大略就可以了?比如一首“金缕曲”,通常大家是逐字逐句完全按照其格律来写,还是只要注意一下韵脚全是仄音就好了?
至为感谢!
注:我问的不是怎样写格律,或者要不要写格律,而是写格律诗时大家都是怎么创作的,具体来说就是创作方法的问题,先后的问题,是边写边对平仄还是写完再对?写诗时候大家是否跟我一样要在平仄问题上花费很长时间?还是平仄已了然于胸炉火纯青,在写作的时候就直接能完成其平仄相匹的创作?这才是我想要知道的。
请各位方家有针对性地赐教,避免答非所问。

关于如何写格律诗词之我见 (一)

最近好多朋友让我谈淡关于写格律诗及词的一些看法,现初浅述之如下,与朋友们共同探讨,如有不当之处,还望方家及各位诗友斧正。
写诗词无外乎四点,一是炼字,二是修辞,三为谐律。四为造境。谐律其实很容易,只要弄懂规则就可以了。比如格律诗,只要把握住“韵,声,粘,对,拗救…。”等一些基本规则既可。如果你一旦注明自己写的是格律诗“七绝,七律,五绝,五律”那么就必须遵其格律,不可以服从意境为由而借口任意出律。其实大到人生,小到游戏,都有规则,都有约束,但是在约束下不违反规则,照样能随心所欲,玩的快乐。有人说中国传统的格律诗即是“带着镣铐跳舞”的文字游戏,所以真的玩好既不易但也有趣、耐看。 格律诗词有自己的标准格式与变化规律。汉字是一字一形,一字一音,只有中国文字分四声,读来抑扬顿挫。四声分两大类即平和仄。诗中只有平仄交替才会产生音韵美,而这种音韵美,恰恰是产生与平仄的变化之中。大家知道中国的《易经》中分阴、阳两大类的爻,它们分别组合后即变化无穷,代表了天地间的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周易正是用阴爻与阳爻才变化出丰富多彩的卦象,而交际舞却是用左右脚的变化才展现给人们蓬嚓嚓的优美舞步的。那么格律诗不也正是由平仄的变化才使其千百年来在文坛上久盛不衰吗!
中国的近义,同义词很丰富,不是找不到相近词汇的。假如自己写的诗失粘,其它平仄又合律,难以改动,那么你就声明是“阳关体”好了。如:王维的代表作 《渭城曲》“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轻轻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在中唐以前人们最重视的是犯“孤平”对失粘失对并不看的很重要,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首很著名的诗,其中第一联“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就失对。象这种失粘,失对的例子很多,如:柳宗元的《江雪》,孟浩然的《春晓》李白的《静夜思》等,但不能称之为格律诗,只能称“乐府诗”“古绝”“古风”。当然不是格律诗不等于不是好诗,但挂羊头卖狗肉是要不得的。
添词要照谱添,一个是平韵,一个是仄韵(包括入声韵),另一个就是换韵,换韵有三种, 1;“平仄通叶格”既换韵不换部,如,《西江月》、《蝶恋花》、……等。 2;“平仄转换格”既换韵又换部。如,《清平乐》、《调笑令》、……等。 3;“平仄错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