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篇新闻标题是:MP4市场“李鬼”泛滥。“李鬼”出自《 》,在这里指代( )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3:41:03
急需啊!!!

水浒
假冒伪劣商品

李鬼
古典名著《水浒传》第四十三回,有个人物李鬼,拉大旗作虎皮,冒用“江

湖上有名目,提起好汉大名,神鬼也怕”的黑旋风李逵名号,剪径劫单人。他

脸上搽墨,手持两把板斧打劫,一般客人扔了行李,望风而逃,李鬼劫点不义

之财。无巧不成书。这天,假李逵遇到真李逵,露出李鬼原形。他谎称“家中

有九十岁的老母,无人赡养,”被李逵放走,并赠十两银子,让他改业自新。

但李鬼不思悔改,又欲用麻药加害李逵,结果坏了自家性命。

可是,在当今商品经济的战场上,李鬼已衍生出大大小小的李鬼,并经过千锤百炼,其千变万化的伎俩已不容李逵等闲视之了。不是吗?李鬼就是被抓获了,但在李逵面前却能面不改色心不跳,甚至还慷慨陈词,有恃无恐,往往弄得李逵束手无策。瞧,李逵和李鬼的PK可谓惊心动魄啊!

如今的李鬼何等猖獗何等横行霸道!他们炮制的盗版图书,盗版教辅,盗版字画,盗版字画,盗版软件……简直铺天盖地,席卷四方。如果你一个猝不及防,就会乖乖地自投罗网。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犯法者如能悔过自新,有错者如能迷途知返,尚对

人民、对社会有可用之处。但千万不可学李鬼,一条歪道走到黑。重蹈李鬼覆

辙,迟早会坏了自家“性命”。

鲁迅早在70年前曾对警戒世人:“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我相信,尽管李鬼们拿出全身解数跳梁不已,最终还是会应验中国那句老话: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呜呼,岂不悲哉

出自《水浒传》,代指假冒伪劣产品.

“李鬼”本出于《水浒传》,假冒李逵的人。
后来用来代指假冒伪劣产品或者假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