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收到检察院的来信说处罚结果是"免予公诉",这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01:12:41

免于起诉不是像楼上几位说的那么简单的,免于起诉分为三种情况:
1,法定不起诉。刑诉法15规定了6种情况,比如被告人死亡,被告人没有犯罪,罪行已过诉讼时效等等。
2,酌定不起诉,又叫可以不起诉或微罪不起诉。这个是根据犯罪情节来判断的,犯罪情节比较轻,没必要用刑罚来处罚的话,检察院也会不起诉。也就是说,检察院认定你犯罪了,但是觉得没必要处罚你。
3,证据不足不起诉。这个是检察院认定你犯罪,且觉得有必要起诉你给与刑罚处罚,但是因为证据不够,或者不能形成一个完整证据链,那么检察院也会不起诉你。但是这种情况跟上面两种不一样,并不意味着你没事了,检察院可以让公安继续寻找证据,如果有新证据的话,是随时会起诉你的。

正如 llw_6706 - 助理所答,检察院根本没有“免于公诉”。即使在刑诉法修正以前,对被“免予起诉”的,也要当面宣布,不会寄封信了事。
llw_6706 - 助理的答案最好,应该选他的为“最佳答案”。

免予公诉的定义:
  中国的人民检察院对已构成犯罪,但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可免除刑罚的被告人所作出的不提请人民法院审判而终结诉讼的处理决定。人民检察院对自己侦查终结的案件和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均可作出免予起诉的决定。

免予起诉必须具备2个条件 :
  ① 被告人的行为已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②被告人具有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的情节。不需要判处刑罚指犯罪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不大,认罪态度较好的。

可以免除刑罚包括以下9种情况:
  ① 在中国领域外犯罪,依刑法应负刑事责任,但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
  ②聋哑人或盲人犯罪的。
  ③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的。
  ④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的。
  ⑤预备犯罪的。
  ⑥中止犯罪的。
  ⑦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从犯。
  ⑧被胁迫、被诱骗参加犯罪的。
  ⑨犯罪较轻自首的,或虽犯罪较重但在犯罪后自首并有立功表现的。

  免予起诉的案件,必须制作免予起诉决定书。免予起诉的决定应当公开宣布,并将免予起诉决定书交给被告人及其所在单位,以及被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