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谁相信“好人有好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2:34:56
都说好人有好报,但是,感觉现在好像坏人比好人活得更滋润。不知大家意见如何?

我反正是不相信,我就听老人说过-修桥补路瞎双眼,坏事做尽子孙全.是个长眼的都看得见这个世道!

“好人有好报”的悖论

孔老先生曾经教导过咱们:“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他老人家
似乎一下子就把“义”和“利”截然对立起来啦,而且,他老人家还忽略
了一个重要的统计数据:绝大多数的人,既非“君子”,也非“小人”,
而是处在君子和小人之间,希望义与利兼而得之,换成一句俗话,就叫做
“好人有好报”。

在孔老夫子看来,伯夷和叔齐是两位有德的高人,这二位因为不食周
菽,后来饿死在首阳山下。这二位的下场似乎有点不合“好人有好报”的
逻辑,孔夫子评道:“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仔细想想,假如改改故事
的结局,不让这二位饿死,让他们在首阳山上大吃生猛海鲜,最后寿终正
寝,那么孔老夫子恐怕就不会夸这二位啦。对于“求仁”者,最恰当的结
局就是让他们“得仁”,这也应该算是“好人有好报”吧,呵呵。

想起三十年前,上山下乡那会儿,全国数百万知青响应老人家的伟大
号召,踊跃报名“自愿”下乡。常常发生这种情景:那些报名最积极甚至
写血书表决心的人,后来反而留在城里,而那些对上山下乡不大积极的人
们,却不得不离开城市。后来的历届毕业生在面临分配时,也常常有这种
情形:如果你响应党的号召,报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那么你就有可能逃
避这个厄运,而你越是表示不想去,这个倒霉事就越有可能落到你的头上
。下乡以后,如果你没有什么后门的话,你就只有一条最近的返城之路,
那就是积极表现自己,越积极越好,最好每天都喊三遍“扎根农村一辈子
”的口号,那么你就有可能较早地离开农村。从政策上讲,这没有什么不
对的,就应该让那些“好”同志得到好报嘛,难道你能让那些不安心农村
劳动的人先离开农村?但是,悖论就在这里出现了。那些积极表现扎根农
村的人,其目的却是离开农村,俺们这里有句方言形容这类人,叫做“贼
大鬼”。那个时代,确实培养出不少这样的“贼大鬼”,呵呵。

能不能设想一下:让那些表现积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