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时“师” 与 “傅”有什么区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1:40:22
太子傅是什么?
太子师又是什么?
谢谢
古代三公是指谁

古时候“师”“傅”两字意思完全不同

在很早的时候,“傅”指老师,“师”主要指军队
例如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卷六】【帀部】 师
二千五百人为师。

【卷八】【人部】 傅
相也。从人尃声。方遇切

后来“师”也有了了老师的意思(可参考《康熙字典》)
傅:
http://www.zdic.net/zd/zi/1/ZdicE5Zdic82Zdic85.htm
师:
http://www.zdic.net/zd/zi/1/ZdicE5ZdicB8Zdic88.htm

因此,太子傅,又称太傅,是“三公”之一,太子的老师
太子师有两种意思,一种是太子的老师,一种指太子率领的军队

“傅”指老师,“师”主要指军队。

“老师”最初指年老资深的学者, 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后来把教学生的人也称为“老师”,如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一诗:“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儿,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我国有悠久的尊师重道的传统,古代就有“人有三尊,君、父、师”的说法。《吕氏春秋·尊师》云:“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 古人席地而坐,以西边为尊,故尊称家庭教师为“西席”和“西宾”。 ==== 教师的称谓,最早出现在我国西周时期的金文中,称为“师氏”,简称“师”,系教国子的官员。原来是商、周军队的组织单位。西周的统治者为培养善战的贵族弟子,开办了“国学”,有高级军官“师氏”任教。 由于“师”是传授知识的,而“教”又是传授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从而使“教师”一词成为“传道授业解惑”(语出:唐代散文家韩愈《进学解》一文)者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