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行政执法合理合法性?(行政执法合理性与合法性)2000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20:28:17

坚持行政执法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的有机统一,是衡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执法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全面提升工商行政管理水平的客观需要。

在执法办案中,要正确地把握合法性和合理性的有机统一,就必须认真遵循以下六项基本原则:

一是正确合理地把握法律法规赋予执法人员的自由裁量权,坚持同样情况同样把握处理的原则。自由裁量权不是工商部门的权力权威的反映,而应该成为我们思想政治水平的反映,成为我们执法能力水平的反映。在执法办案中,工商部门不能随意、随心、随便,而要坚持同样情况同样把握处理。随着社会各界法治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们会通过工商部门对执法自由裁量权的把握和使用,来衡量工商部门依法行政的水平,这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的。

二是区分初犯、屡犯和屡教不改。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由于客观和主观的原因,难免会产生违法违规行为。对此,必须认真区分情况,依据不同情况给予区别处理,我们打击的重点应该放在屡犯和屡教不改的情形上。

三是区分非故意、故意和恶意。区分非故意,正是说明了我们工作职能上要转变、要适应———不能片面地依靠“打击、冲击、突击”,而要坚持广泛宣传工商法律法规,指导企业建章立制,提高企业自律意识,增强社会诚信程度。对故意、恶意的违法经营行为,我们则必须从严打击,决不手软。

四是区分企业对社会贡献的情况。行政执法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在执法处置中,对于初犯、非故意的违法违规企业,应在遵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依据其对社会贡献的大、中、小,给予适当适度处理。这种区分,更利于树立工商部门的权威,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五是区分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对社会影响的程度。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对社会的影响程度是我们执法中掌握处理幅度的重要衡量因素。对于社会危害和社会影响很小或无社会危害和社会影响的,应该视情况适当予以从轻处理,这是我们必须把握的。

六是正确把握适用的法律法规。一般情况下,有专业法调整处理的,应当按专业法要求进行案件办理,必须防止以罚没款的数额高低来寻找适用法律法规的错误做法。因为这样做,既失去了合理性,也失去了合法性的真正含义,是不可取的。

执法办案,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