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问题找文献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6:58:15
找文章 网上是只复制看word上去 我想找原文献pdf的格式 大家看看是什么文章。下面是我复制的文章部分
绪论

1.引言

分子印迹也叫分子模板技术,是一种模拟抗体—抗原相互作用的人工生物模板技术。最初出现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免疫学,当时的诺贝尔奖获得者Pauling[7]在研究抗原和抗体的相互作用时,首次提出了抗体形成学说,要点是抗体在形成时其三维结构会尽可能地同抗原体形成多重作用点,抗原作为一种模板就会“铸造”在抗体地结合部位。虽然这一设想并不可行,却是对分子印迹最初的描述,为分子印迹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到20世纪70年代,Wulff[8]等人利用新的方法合出了几种高分子,对糖类和氨基酸衍生物具有较高的选择性,被用作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固相填充物[10],这种新的方法,被称为分子印迹。但由于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共价型模板聚合物上,动力学过程较慢,其应用仅限于催化领域,而在分子识别领域的应用没有展开。80年代后非共价型模板聚合物的出现,尤其是1993年Mosbach[2]等人有关茶碱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研究报道,使这一技术在生物传感器、人工抗体模拟及色谱固相分离等方面有了新的发展,并由此使其成为化学和生物学交叉的新兴领域之一,得到世界注目并迅速发展。欧洲委员会并于1998年启动了一项科研发展计划,资助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的制备、结构表征以及将MIPs用于临床分析、环境分析和生物分析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全世界至少有包括瑞典、日本、德国、美国、中国、澳大利亚、法国在内的10多个国家、100个以上的学术机构和企事业团体在从事MIPs的研究和开发[1]。短短的二十多年,分子印迹由于其卓越的分子识别性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成为化学工作者的热门研究课题。
分子印迹(MIPs)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主要是因为它有三大优点:即预定性(predetermination)、识别性(recognition)和实用性(practicability)[1]。由于MIPs具有抗恶劣环境的能力,表现出高度的选择性、稳定性和长的使用寿命等优点,因此,在许多领域,如色谱中对映体和异构体的分离、固相萃取、化学仿生传感器、模拟酶催化、临床药物分析、膜分离技术等领域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2.分子印迹聚合物的

你意思是这个文章的题目?属于哪个类?

中国期刊网看看行吧

看看这篇文章关键词,上网上搜搜吧 如果有参考书目列表的话就更好办了,直接用google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