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饭票什么时候停用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09:25:25

1993年初国家宣布粮油购销政策全面放开,“蓝卡粮票”实行3个月即告结束,但却在共和国粮票史上留下难忘的一笔。之后,各地粮票相继停止使用,1993年5月,北京最后停止使用粮票,粮票全面退出历史舞台。
1993年,伴随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号角的吹响,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在这一年放开了粮食价格,取消了粮票的流通,粮票在顷刻之间便从流通领域进入到收藏领域。 然而,由于粮食商品的特殊性,十几年来,或者是因为全国性的大幅度的粮食涨价和各地群众抢购粮食的风潮,或者是一面国营大中型企业破产改制使得大量产业工人下岗致使生活艰难,粮票在局部地区又得到两次典型的回潮。 一是在1993年底,粮食市场波动引起全国性的粮食涨价和许多地区群众抢购粮食。先是沿海后是内地,先是南方后是北方,粮价上涨风波迅速波及全国。到1994年春夏之交,粮油价格持续上涨。为此,国家曾组织抛售专项储备粮25亿公斤,储备油3200万公斤。陕 西、山 东、安 徽、北 京等许多省市也陆续抛售地方储备粮油,就地平抑粮油价格。但粮价仍然居高不下,居民怨声骤起。在这种情况下,各地政府自然便想起以往行之有效的办法,重新发放使用粮票,用粮票来干预经济生活中的棘手问题。1994年元月1日,江苏昆山市率先在全国恢复使用粮票。市粮食局专门下发了有关文件和通知,规定了具体的供应品种、数量和凭票购买办法。紧接着江 苏 苏 州、常 州、南 京等地市,安 徽 芜 湖、寿 县等市县,辽 宁沈 阳、大 连等主要城市,湖 南 湘 潭、黔 阳,四 川 甘 孜 自 治 州,河 南 安 阳、南 阳等地也都纷纷印发粮票。据统计,到1994年年底,全国已有100多个县市恢复使用粮票,到1995年,恢复使用粮票、粮本、粮卡的地方更多。其使用期长者几年,短者几个月,直到市场粮食价格平稳后才取消。 二是1996年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许多大中型企业纷纷进行重组、破产改制,导致相当一部分职工或分流,或待岗,或下岗。于是,针对这些生活贫困的低收入者,一些大中城市印制、发放了一种“帮困粮票”。由地方财政、民政和粮食部门联合发放,或由专门成立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面额固定,按月购买,仅限城镇低保人员使用。如上海市的“绿色粮卡”、北京市的“帮困粮油卡”、大连市的“城市困难职工粮油代购券”、本溪市的“低收入居民补贴粮油供应票”、太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