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评梅的社戏主要写了什么事,突出当时社会-------,人民-----------------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6:38:39

很巧,刚看到你的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才刚开始拜读石评梅的散文,虽然我还没有看到那里,但是我还是怀着期待的心情去看了一下。出乎意料,《社戏》写的很短,和我前面看到的《雾沙》、《素心》、《寄海滨故人》等等差别很大。在我的心目中,石无论言行举止都带着一股淡淡的悲意,但又是那样的令人难以忽视,。石对友情、亲情、爱情的叙述,她都深深地渴望着这三样东西,但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小心意意,战战兢兢,近乎恐惧。
  说实话,像她这样脆弱又易于感伤的女子,真不愿意让她面对这样的世道,这篇文章篇幅很短,又有四分之三的部分描述淳朴村妇那喜悦的心情,她们的快乐是简单的,为了看戏能走上几个小时的山路;而且她们的快乐又不带着任何理由:“二点钟时候,戏开演了。咿咿呀呀,唔唔呵呵,红的进去,黑的出来,我简直莫明其妙是做什么?回头问女伴,她们一样摇头不知。” 真道是幸福,还是悲哀。
  社会啊还是人民什么的,我不想写了,好像是在做高中时的阅读题似的,有些反感。但我想,通过文章里的两组反比应该也能看出石对这些的无奈:“今天村里的妇女们,衣饰都收拾的很新洁。一方面偷空和姑姑姨姨们畅叙衷怀,一方面还要张罗着招待客人看戏。比较城市中,那些辉煌华丽的舞台剧场中的阔老富翁们,拥伴侍候着那些红粉骷髅,金钱美人,要幸福多了。这种可爱的纯真和朴素,使的她们灵魂是健康而且畅快呵!”;“有的人说是庆祝北伐成功的,特意来慰劳前敌归来的将士们。台前悬挂着两个煤气灯,交叉着国旗党旗,两旁还挂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对联。”,“此地驻扎的武装同志来看戏时,无意中乡下一个农民践踏了他一足泥,这本来小得和芝麻一样大的事,但是我们的同志愤怒之余就拿出打倒的精神来了。这时看台上正坐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婆,她听见儿子哭喊求救的声音,不顾一切由椅子上连跌带跑奔向人群,和那着灰色军装的兵,加入战团。一声啸笛后又来了许多凶恶的军士助威,不一会那母子已打的血迹淋漓,气息奄奄,这时还不知性命怎样呢!据说这类事情,一天大小总发生几项,在这里并不觉的奇怪。”
  还有文章的最后一句,我想当时石的表情,应该是苦笑吧。
  还没怎么细读,只是根据前几篇中对石的印象擅自作的一些理解,别见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