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姓的起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3:44:11
本人姓宛,想问问这个姓的起源,嘿嘿,作为后人咱不能数典忘祖不是么
还有,我查了百家姓怎么没有这个姓?

宛姓是源自于中国的一个姓氏。
  第一个渊源
  源于风姓,出自上古时期伏羲之师宛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传说,在远古时期,伏羲氏的老师就叫作宛华,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宛氏,姓氏读音作wǎn(ㄨㄢˇ)。
  第二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上古时期黄帝之臣宛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上古时期,黄帝有大臣叫宛朐,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宛氏,姓氏读音作wǎn(ㄨㄢˇ)。
  第三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公孙宛春,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左传》中的记载:“宛,姓;郑大夫宛射犬,卫大夫宛春。”宛春,公孙氏,生卒年待考,实际上也是郑国人,春秋时期在楚国为大夫,与楚国令尹子玉是同时代人,以正直、贤仁著称。
  在周襄王姬郑二十年(楚成王芈頵四十年,晋文公姬重耳五年,公元前632年),当时公孙宛春在楚国担任大夫,在晋、楚之间爆发“城濮之战”前夕,作为使臣被令尹子玉派遣至晋国传达楚国的要求,结果晋国的中军主帅先轸(原轸)建议把公孙宛春当作人质扣押起来,以激怒楚国。晋文公觉得此计大妙,遂将公孙宛春拘禁在卫国。后来公孙宛春竟然成了卫国的大夫。在著名的西汉学者刘向所著《新序》一书中,有一段耐人寻味的记载:“卫灵公以天寒凿池,宛春谏曰:‘天寒起役,巩伤民。’公曰:‘天寒乎?’宛春曰:‘君衣狐裘,坐熊席,隅有社,是御寒。今民衣弊不补,履决不苴。君则不寒,民诚寒矣。’公曰:‘善!’令罢役”当年,卫灵公姬元在周景王姬贵十一年(卫灵公姬元元年,公元前534年)即位后,要在天寒地冻的冬天开挖一座巨大的人工湖,以供自己游乐。大夫公孙宛春就在一旁劝阻道:“冷天动工,恐怕做工的百姓们受不了啊。”卫灵公感到诧异,问道:“外边的天气冷吗?寡人怎没觉得?”公孙宛春认真地说:“您自己裹着狐皮大衣,垫着熊皮褥子,宫殿墙角各处又有炉火,当然感觉不到寒冷。而如今国内百姓们衣服破了没布补,鞋底裂了没草垫。您虽然感觉不到冷,可百姓真的是感到很寒冷啊!”卫灵公听了公孙宛春的劝阻后从善如流,取消了开挖人工湖的计划。
  在公孙宛春的后裔子孙中,也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宛氏,世代相传至今,史亦称宛氏正宗,与后世公孙宛射犬所衍之宛氏同宗同源。
  第四个渊源
  源于地名,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