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颐和园的趣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17:25:01
颐和园在建造的时候的一些趣事以及他的一些传说
请最好不重复,提一些关于玉澜堂,仁寿殿,宜云馆,乐寿堂,长廊的知识。还有帝后生活在这里的趣闻

鲜为人知的颐和园趣闻

  祝寿祈福,翁山易名

  万寿山的命名,是在230多年以前,乾隆为他母亲“孝圣”皇太后祝寿时决定的。万寿山原名翁山,相传有一老人在山麓曾挖出一个石翁,所以取名翁山。到了明朝嘉靖年间,石翁遗失了,但翁山这个名字却一直流传着。公元1494年(明朝弘治七年),皇帝的乳娘助圣夫人罗氏,曾在翁山之阳背山面水修建了一座规模不小的圆静寺,其旧址即今日颐和园内排云殿所在的地方。公元1751年(清乾隆十六年)正值“乾隆盛世”,这一年正好是乾隆的母亲钮祜禄氏“孝圣”皇太后60岁生日,乾隆为了表示他的一片孝心,于这一年将翁山改为万寿山。

  慈禧游湖,荷灯点缀

  慈禧重修颐和园后,昆明湖备有大小龙舟数艘,专供慈禧游湖消夏。每次乘船至昆明湖时,她先到南湖岛上的龙王庙烧香拜佛,以求龙王保佑她水上游玩平安。尤其是夜游昆明湖,根据季节的不同,在湖中放置大量的荷灯,并用荷灯组成不同的图案,长廊和沿湖岸一线的石栏杆上都要挂上各种花灯。千万盏灯笼上下辉映,人在湖中巡游,观赏园中夜景,长廊似飞龙展姿,湖面像龙宫放彩,确实十分有趣。1924年,颐和园辟为公园后,先后在昆明湖中增设了一些普通游船,供一般游人乘坐游览。

  排云而出,寿协仁符

  “排云”二字出自晋朝诗人郭璞“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诗句。排云殿比喻似在云雾缭绕中的仙山琼阁正排云而出,神仙即将降临。此殿是在大报恩延寿寺遗址上修建的。慈禧修颐和园时准备把排云殿作为她的寝宫,但是在落成时,据说慈禧得了一场病,她考虑到排云殿上边就是佛香阁,佛门净土,怕靠得太近触怒了佛祖,才把乐寿堂建成了常年居住的寝宫,而排云殿只是每年十月做寿时使用。十月初十,慈禧皇太后万寿庆辰,皇上要早起到排云殿行礼,慈禧身着礼服从乐寿堂上轿,经长廊到排云殿下轿步行到东暖阁休息。

  风景如画的颐和园有很多名胜。十七孔桥旁边的铜牛尤其吸引着中外游客,无不为它的精美造型和栩栩如生的神态赞不绝口。

  关于这头铜牛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哩!话还得从慈禧太后扩建颐和园时谈起。

  慈禧建颐和园时,她想学天上的王母娘娘,于是传下手谕:颐和园要修成“天上人间”。佛香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