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层层析的跑样距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08:44:10
今天做了一个薄层层析的实验,跑出的样很不理想,样品的跑出距离太短了,我想询问一下跑样距离和什么有关,怎样提升跑样的距离和速度。
和展开剂的关系不大吗?展开剂的配置要怎样才能让样品更跑得更远呢。

跑样的距离当然和时间,还有样品的纯度有关。样提升跑样的距离和速度,首先实验操作要规范,然后就要看时间了,若是板的质量不好或是样品不高,那实验效果将大打折扣了。

和展开剂的关系是有的,不过实验室中展开剂都已经选择好的,对多组分的样品能否获得满意的分离,决定于展开剂的选择。展开剂的选择条件:①对的所需成分有良好的溶解性;②可使成分间分开;③待测组分的Rf在0.2~0.8之间,定量测定在0.3~0.5之间;④不与待测组分或吸附剂发生化学反应;⑤沸点适中,黏度较小;⑥展开后组分斑点圆且集中;⑦混合溶剂最好用新鲜配制。

1.薄层层析的特点:薄层层析在应用与操作方面的特点与柱层析的比较。

2.吸附剂的选择:薄层层析用的吸附剂与其选择原则和柱层析相同。主要区别在于薄层层析要求吸附剂(支持剂)的粒度更细,一般应小于250目,并要求粒度均匀。用于薄层层析的吸附剂或预制薄层一般活度不宜过高,以Ⅱ~Ⅲ级为宜。而展开距离则随薄层的粒度粗细而定,薄层粒度越细,展开距离相应缩短,一般不超过10厘米,否则可引起色谱扩散影响分离效果。

3.展开剂的选择:薄层层析,当吸附剂活度为一定值时(如Ⅱ或Ⅲ级),对多组分的样品能否获得满意的分离,决定于展开剂的选择。中草药化学成分在脂溶性成分中,大致可按其极性不同而分为无极性、弱极性、中极性与强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需要利用溶剂的极性大小,对展开剂的极性予以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