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寻四首古诗词译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18:26:05
定风波(宋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菩萨蛮(宋 晏几道 哀筝一弄《湘江曲》,望江南(南唐 李熤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浣溪沙(宋 苏轼 争挽桐花两鬓垂),
要白话译文哦
不是要这些词的全文,要的是它们的白话翻译

不要听风穿树林,树叶带来风雨之声,这一切无所谓,我依然一边吟诗长啸,一边缓步徐行。穿着草鞋,拄着竹仗,比骑马坐车更加一身轻松。谁怕风风雨雨?我漠视这些,一生任凭烟雨迷蒙,与我同行。冷冷的春风又把我吹醒,微微感到有些寒冷。斜阳的山头却来迎接我。回头望去,我来时淋雨的地方,一片萧条,归去时又一片平静,也没有什么风雨,也无晴。
[简要评析] 这首词作于无丰五年(1082年),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在黄州(今湖北黄冈)已整整两年了。苏轼在黄州处境十分险恶,生活也很困窘,但他仍旧很坦然乐观。从这首词里,我们能看到他旷达的胸怀、开朗的性格以及超脱的人生观。上片“一蓑烟雨任平生”句,将词人一生的坎坷磨难,以及泰然自若的生活态度,尽行囊括。下片“也无风雨也无晴”丰富了词的主旨,展示出词人处变不惊、不随物悲喜的超脱的人生观。“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自然界中风雨阴晴变化莫测,不要管他,如果不在乎风风雨雨,也不必盼什么天晴了。这就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深刻含义。也是本词思想意义的深刻性之所在。本词构思新巧,以微显巨,从遇雨之吟啸升华为人生之超旷,“风雨”意象面为人生灾难与厄运的象征。全词见出词人对人生风雨表现出一种听任自然,不怕挫折,乐观旷达的旷达胸怀。从这首词里,我们能看到他旷达的胸怀、开朗的性格以及超脱的人生观。

弹筝女子一声声弹奏,用哀愁的古筝演奏《湘江白》,似乎持到了湘江春水。纤细的手指在13根弦上随意掉洒,将幽怨的怅恨尽情诉说。 面对酒宴,眼如秋水般明眸慢转,琵琶上的一柱似一行斜飞的秋雁。当弹到伤感的时候,不禁断肠,她微蹙黛眉,楚楚动人,更令人怜惜。

昨夜的梦里存有多少恨意!梦中的景象,还像以前我还是故国君主时,常在上苑游玩,车子如流水穿过,马队像长龙一样川流不息。正是花烂漫的春天,还吹着融融的春风。

山脚下兰草嫩芽入小溪,

松林间小路清沙净无泥,

傍晚细雨中杜鹃阵阵啼。

谁说人老不可再年少?

门前流水还能执著奔向西!

不必烦恼叹白发,多愁唱黄鸡

《定风波》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