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级上学期历史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21:51:49
材料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材料2: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君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问题:(1)判断材料一出自何人口里?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主张?这一主张的推行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2)材料一提及四位历史人物,请写出他们的名字。

(3)材料二“宗室贵戚多怨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导致了怎样的后果?

(4)有人因为材料二的结果否认了材料一主张的成功,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很急的!!趁不能去学校的期间问。

1材料一出自商鞅之口,这段话反映了商鞅不因循守旧,讲求治国之策要因时而变的改革变法思想。这一主张使秦国开始变法图强,逐渐六合诸侯,一统天下
2商汤,周武王,夏桀,殷纣王;
3商鞅变法代表新兴的军功地主的利益,损害了原来的由奴隶主过度而来的贵族地主阶级的利益;结果是秦孝公死后,贵族地主阶级反扑,商鞅被害;
4没有否认,商鞅虽然因贵族地主的反叛而被害,可是由于秦法深入人心且符合历史潮流,更符合秦国统治阶级的利益,所以商鞅虽死,新法依旧执行,且秦惠王稳定王位后又打击了贵族地主,使新法更普遍的推行,最终始皇奋六世之余烈而统一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