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纳兰性德的浣溪沙上片赏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21:42:25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这首的上片赏析!很急

纳兰性德,字容若,初名成德,后改名性德;他出身满清贵族,是清初一位重要的
  词令家。其词情真意切,清丽凄婉,特别是为悼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写下的许多词篇
  ,更是泣血之作,哀感顽艳,是他成为中国词史上一位著名的“伤心人”。这首《浣溪
  纱》就是其中的一篇。
  秋风萧瑟,天气肃杀。中国文人自古就有悲秋的传统;纳兰夫妇伉俪情深,为爱妻
  的早逝而伤心的纳兰此时触景生情,又怎能不悲从中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开篇“西风”便已奠定了整首词哀伤的基调。词人明知已是
  “独自凉”,无人念及,却偏要生出“谁念”的诘问。仅此起首一句,便已伤人心髓,
  后人读来不禁与之同悲。在看北宋词人贺铸在丧妻后发出的感叹:“空床卧听南窗雨,谁
  复挑灯夜补衣?”两人虽然相隔六、七个世纪,其情却是相通的。而“凉”字描写的绝
  不只是天气,更是词人的心境。次句平接,面对萧萧黄叶,又生无限感伤,“伤心人”
  哪堪重负?纳兰或许只有一闭 “疏窗”,设法逃避痛苦以求得内心短时的平静。“西风
  ”、“黄叶”、“疏窗”、“残阳”、“沉思往事”的词人,到这里,词所列出的意向
  仿佛推出了一个定格镜头,长久地锲入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为之深深感动。几百年后,
  我们似乎依然可以看到纳兰孑立的身影,衣袂飘飘,“残阳”下,陷入无限的哀思。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当时只道是寻常
不知道为什么,一直钟情于纳兰容若的这篇词。大概以前看过很多关于这词的欣赏,却好多都写起了容若一生的情感曲折及其他故事,让我感觉慢慢偏离了它的静美。
“西风”是“凉”的,让人不觉心底的凉意,却又偏偏冠上了“独自”一词,没有一点温暖的回旋,竟走向了那秋日的萧索凄凉。不愧是秋天到了,郁郁葱葱的枝叶已是稀稀疏疏,没有了往日的灵动风姿,没有了绿色的生命力。它就这样,淡淡地挡住了余晖的铺叙,词人也就是这样,一个人静静的独立于落日残阳,慢慢地回忆着那些往事。这是一幅秋日的唯美却又悲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