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亲笔写下遗嘱,百年之后房产给我,这样的遗嘱是否有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0:54:23
父母亲笔写下遗嘱,百年之后房产给我,这样的遗嘱是否有效。还需要公正么?没有公正这份遗嘱是否有效呢。父亲年事已高,不方便出门。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由“父母亲笔写下遗嘱,百年之后房产给我”不难看出,父母遗嘱中的房产属于父母二人的共同财产,且父母二人所立的遗嘱属于自书遗嘱。

  但因为涉及到共同财产,故在判定是否符合自书遗嘱要件的同时,还要判定是否为共同遗嘱,该遗嘱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实质要件。

  • 自书遗嘱:

  自书遗嘱必须由立遗嘱人全文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制作的年、月、日。自书遗嘱不需要见证人在场见证即具有法律效力。

  • 共同遗嘱:

  共同遗嘱,又称合立遗嘱,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遗嘱人共同订立的一份遗嘱。共同遗嘱有形式意义上的共同遗嘱和实质意义上的共同遗嘱之分。

  共同遗嘱在形式可以分两种:一种是相互遗嘱,两个遗嘱人相互以对方为自己遗产的继承人或受遗赠人;另一种是相关遗嘱即相互以对方的遗嘱内容为条件的遗嘱。

  共同遗嘱在内容上通常有三种表现:一是,相互指定对方为自己的遗产继承人;二是,共同指定第三人为遗产的继承人;三是,相互指定对方为自己的遗产继承人并规定后死者将遗产留给某第三人。

  • 遗嘱的实质要件:

  1、遗嘱人须有遗嘱能力

  遗嘱能力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的设立遗嘱,以依法自由处分其财产的行为能力。遗嘱为民事行为,设立人必须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依我国现行法规定,只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才有设立遗嘱的行为能力即遗嘱能力,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不具有遗嘱能力。因此,遗嘱人须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根据我国《继承法》第22条的规定,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遗嘱人是否具有遗嘱能力,以遗嘱设立时为准。在设立遗嘱时,遗嘱人有遗嘱能力的,其后虽丧失遗嘱能力,遗嘱也不因此失去效力。反之亦然。所以,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1条中明确规定:“遗嘱人立遗嘱时必须有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即使本人后来有了行为能力,仍属无效遗嘱。遗嘱人立遗嘱时有行为能力,后来丧失了行为能力,不影响遗嘱的效力。”

  2、遗嘱须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