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实际分析我国残疾人的生存存在哪些问题?并分析原因及解决方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00:17:33

这个问题很大,试着回答下

  解决方法:
  最根本的办法在于残疾人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要想让残疾人提高自身教育素质,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残疾人的培训工作,不只是抓广度,更要抓深度,要保证培训出来一个,就能就业一个。要根据不同残疾人的实际情况,看什么工作最能使他们扬长避短,真正让他们学会一门能让自己谋生的技术,这样,残疾人的就业档次才能得到提高。其次,残疾人也应该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要自觉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适应社会就业形势的需要,努力开创自己的事业。另外,社会也应该改变对残疾人的看法,抛开偏见。现在,通过大力宣传和教育,人们歧视残疾人的现象比以前有所好转,但是问题依然存在。其实,一个单位招聘残疾人职工并不会影响它的形象,反而能因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而得到人们的赞赏。社会各界应该多给残疾人一些关爱,支持、扶持他们。

  分析原因:
  1,残疾人心理素质较脆弱,学历普遍不高
  2,本来中国就业就比较困难,中国人多,残疾人就业就更困难了~
  3, 由于身体原因,残疾人在生活、学习、就业等多方面,比健全人更加艰难
  4,歧视、轻视残疾人的现象依然存在
  5,社会关注度不够,还应该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照顾残疾人,为他们提供了完备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尽量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创造了宽松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我国残疾人生存存在的问题:
  社会体制总在逐渐地完善,社会对残疾人的帮助呼声越来越高昂,但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始终是残疾人跨越不了的门槛。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虽然出台了残疾人就业保障法,其中有一条:企业、事业机关就职人数超过100人,要接收1.5个残疾人就业的保全措施。各个省市县残联便有着推荐和督促安排残疾人就业的职责,但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始终没得到公平的法律保障。在美国,残疾人可以有法律保障跟正常人一样参与应聘和享受免受歧视的法律条规来保障。然而在中国,依然存在着许多残疾人流落街头,生存问题成为个人乃至整个家庭的负担。

  中国残疾人法案存在需要完善的改进措施。残疾人在中国享受公平、公正、免于歧视的保障还没完全得到法律上的保护。举个例子:残联只负责推荐残疾人的工作,而对于工作后的保障,残联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