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叫亲属间的出不出“五服”关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17:21:09

中国古代盛行宗法制度,即以家族为中心、根据血统的远近来区分嫡庶亲疏。宗法制度的一个重要表现就在于丧服。丧服分为五个等级,称为五服。五服以内的,称为亲属;五服以外的,称为同姓。五服的具体名称分别是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其中斩衰是用最粗的生麻布做的,不缝边(斩就是不缝缉的意思);齐衰是用熟麻布做的,缝边整齐;大功、小功和缌麻都是用熟麻布做的,区别在于一个比一个精细。

在《仪礼》中,五服是这样区分的:

斩衰:子为父、父为长子、妻妾为夫、未嫁的女子为父。斩衰均为三年丧(实际上是两周年零一天)。

齐衰:(甲)齐衰三年:父卒为母、母为长子。
(乙)齐衰一年用杖:父在为母、夫为妻。
(丙)齐衰一年不用杖:男子为伯叔父母、为兄弟;已嫁的女子为父母;媳妇为公婆;孙子孙女为祖父母。
(丁)齐衰三月:为曾祖父母。

大功:男子为出嫁的姊妹和姑母、为堂兄弟和未嫁的堂姊妹;女子为丈夫的祖父母和伯叔父母、为自己的兄弟。大功的丧期为九个月。

小功:男子为伯叔祖父母、堂伯叔父母、堂叔伯兄弟、堂姊妹、外祖父母;女子为丈夫的姑母姊妹、为妯娌。小功的丧期为五个月。

缌麻:男子为族曾祖父母、族父母、族兄弟、外孙、外甥、女婿、岳父母、舅父。缌麻的丧期为三个月。

(注:至清代,父卒为母由齐衰三年改为斩衰,庶子为亲生母亲由齐衰一年改为三年,嫡子为庶母由不服丧改为一年丧。)

五服指的是五种丧服,在中国古代社会,以丧服来表示亲属之间血缘关系的远近以及尊卑关系。五服制罪原文是“准五服以制罪”,就是按照五服所表示的亲属关系远近及尊卑,来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

具体原则是:服制越近,即血缘关系越亲,卑犯尊的处罚越重,尊犯卑的处罚越轻。如果服制越远,则表明血缘关系越疏远,这种情况下,卑犯尊的处罚越轻,尊犯卑处罚越重。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父子相互之间的犯罪,如父亲打骂儿子,儿子没有控告的权利,即父亲免罪,如果儿子打骂父亲,则要处死,所以五服制罪的本质是维护家族的等级制。

在《晋律》中第一次将五服制罪即“服制”作为定罪量刑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