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耶”在高中文言文中的不同用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20:08:23
我这是陕西的新课改区,在网上找了很久都找不到确切的,麻烦大家了
注明原文和出处,谢谢了



〔助〕
(形声。从耳,邑(右耳旁是“邑”的变形)声。不详) 本义: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吗”或“呢”
为一郎僮耶。——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史公果死耶。——清·全祖望《梅花岭记》
抑未死耶。
岂可近耶。——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不久死耶。
捋虎须耶。
过实耶。——清·周容《芋老人传》
猎虫所耶。——《聊斋志异·促织》
人诟詈耶。——《明史》


〔名〕
父亲。后作“爷” [father]
今人不以贵贱呼父皆为耶,盖传袭已久矣。——宋·程大昌《演繁露》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耶名。——《古文苑·木兰诗》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杜甫《兵车行》
耶耶(父亲;祖父);耶娘(父母。后多作“爷娘”)



〔助〕
(1) 用于句末或句中,表示疑问、提顿、反问、选择、测度、判断、感叹等。如:耶乐(叹词。如说啊呀);耶耶(叹词。表示惊讶); 耶许(象声词。本为劳动时众人齐发的声音。引申为有齐声共叹之义);耶禹(如耶许);耶耶乎(方言。有随便、马虎、不负责、不高明等意);耶揄(揶揄。耍笑、嘲弄)

1.句末语气词表疑问或反问。
2.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