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家庭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5:20:58

苏轼的生平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 (今四川眉山县)人。生于北宋中期,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有「东坡集」、「后集」、「续集」。苏轼直到八岁才开始好好的读书,母亲是他的启蒙老师,由于苏轼从小天资聪颖,在母亲教导下可说进步的非常快。他的父亲为苏洵,母亲为程氏,还有一个弟弟苏辙。后来苏轼到道观私塾里去读书,这在当时是非常平凡的庶民教育场所,和他一起在私塾里就读的孩童有很多都是商人和农民子弟,苏轼在私塾里度过童年,培养了他的庶民性格,对他的日后有很大的帮助。而他的父亲苏洵虽然志在科举,但他开始做学问的时间太晚了,结果并未中举而过着怀才不遇的悲惨生涯。因此他对于苏轼、苏辙两兄弟的期望很大。
仁宗嘉佑元年(公元1056)二十一岁的他和弟弟苏辙在父亲的陪伴下赴京城参加科举考试;是年顺利的考上预备考试的两兄弟,又一起参加翌年春的科举,一举进士及第。殿试时,他献上二十五篇进策,很得仁宗皇帝的欣赏,于是将苏轼评为翰林学士。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当时便曾对人说:「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可见得当时欧阳修拔擢后进的爱心。后来苏轼及苏辙便拜欧阳修为师。

苏轼生平大事年表

北宋仁宗天圣元年--嘉佑八年(1023-1064)
1036 苏轼降生
1054 娶王弗
1057 中进士;母丧;服孝(1057.4-1059.6)
1059 举家前往京都
1061 仁凤翔判官

英宗治平元年--四年(1064-1068)
1064 任职史馆
1065 妻丧
1066 父丧;服孝(1066.4-2068.7)

神宗熙宁元年--元丰八年(1068-1086)
1068 娶王闰之
1069 返京;任职史馆
1071 任告监管;任杭州通判
1074 任密州太守
1076 任徐州太守
1079 任湖州太守;入狱
1080 谪居黄州
1084 往常州
1085 往登州;任登州太守;往京都;任中书舍人

哲宗(108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