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为什么流亡国外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22:36:32

北岛(1949~)原名赵振开,也曾用过笔名艾珊、石默等,祖籍浙江湖州,生于北京,1978年同诗人芒克创办民间诗歌刊物《今天》。1990年旅居美国,现任教于加利福尼亚州戴维斯大学。他的主要作品是诗歌,但也写过《波动》《幸福大街十三号》等中、短篇小说。他七十年代初开始写诗,作品虽然曾被编入众多的作品集,但是在大陆出版的个人诗集,只有1986年的《北岛诗选》。
??他是“朦胧诗”的领袖人物,但也是最受争议的一位,由于众多人所周知的原因,他至今还流亡国外,在外国继续编《今天》,是海外华文文学的代表人物,曾数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但都是无疾而终。今天在大陆也断断续续地出版了一些他的诗集和散文集。作为八十年代中国诗歌的代表性人物,由于政治原因,在很多版本的文学史上,并没有北岛的名字,北大的洪先生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在着重介绍了舒婷、顾城、江河、杨炼之后顺便也提了提北岛先生,这已经是很不错了;在高教版和华中师大版等众多的文学史上根本就没有北岛的名字。看来,有关北岛的问题还是比较让人不放心的。
??但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始终不能回避北岛的存在,无论怎么淡化、规避,都始终不能消除他的影响,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事情会更加明亮开来的。
??北岛在七八十年代之交的诗歌是最让人赞叹的,它们最鲜明地“表达了一种怀疑和否定的精神,对虚幻的期许,选择的犹豫和缺乏人性内容的苟且生活的坚决拒绝”(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从本质上讲,北岛是个浪漫主义者,更是个理想主义者。他的诗歌像征性极强。但是诗歌的指向也很明确,他的诗歌中常常出现鸽子、星星、河流、山谷,天空等意象,作为对立面,夜、乌鸦、栅栏、网、深渊等意象,当然,按照洪先生的说法,前者按是一种人性的值得加以争取的理想生活,后者则是对人的合理生活进行分割、阻隔、破坏的力量的象征。他的诗歌想象力丰富、奇特,情感丰盈庄严。经典作品《回答》《宣告》《结局或开始》等。
??清醒的思辨与直觉思维产生的隐喻、象征意象相结合,是北岛诗显著的艺术特征,其诗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而别具力度,具有高度概括力的悖论式警句,又造成了北岛诗独有的振聋发聩的艺术力量。他想“通过作品建立一个自己的世界,这是一个真诚而独特的世界,正直的世界,正义和人性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北岛建立了自己的“理性法庭”,以理性和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