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消除学生的屈辱心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5:57:16
困难学生受别人捐助后总觉得低人一等,心里感到屈辱.

首先不要经常提起来这件事,也不要宣传他被别人帮助过的事情,以凸显出帮助他同学的友爱,这样其实是对他的一种变相伤害。

然后正常的对待他,不要有意无意的露出怜悯的感觉。

真心的做朋友,而不是出于帮助怜悯的目的

帮他树立,目标理想,转移注意力,不要让他的注意力集中在被帮助过这件事情上,

帮助他建立优越感,只有一方面的优秀超于了别人,自卑才能得到弥补,当然这种超越要是好的,正确方向的优越。这也就是说为什么有很多孩子在学习上得不到好的赞美之后,就很容易放弃学习,转移注意力到那些学校不赞同的事情上,在他们看来,这也是一种优越感的建立。

要让他知道你们是平等的,一定要让他找到补偿这个自卑的点,不然很容易会影响整个人生、

其实吧...不困难的学生想要捐助都没有...(钱啊~)
而且同学之间没多少注意这种的..而且大家都是大人了对于这方面一般都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大家都知道可能有些会觉得自卑..
而且又不只有一个人...
以上完...
你是学生的话直接看..是老师的话就把这意思传达下

没有什么的啊。有钱人去申请得钱还说是理所当然先。你担心什么捏。放宽点心吧

这确实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家庭困难的学生认为得到捐助就是低人一等...于是确实需要帮助的孩子也说:“没事,我能行”“我要依靠自己”“我很自立自强”
有位匿名回答的兄台回答的很专业转移注意力、建立优越感。我做一下补充。假设现在你的角色是老师,首先,老师是有一定威信的,在你了解了每个学生的情况后,自己心中一定有数,补助、助学金该给谁、给多少...
做过这些了解之后,可以开始工作了,既可以采取同学投票的形式、也可以采用老师指定的方法,但我个人建议,一定要当场宣布,这样比较有说服力,得到大众认可的可能性比较高,在讲话的时候,要避免“某某同学家庭比较困难”等等的词语,多从正面说“我认为,某某同学拿到这笔钱更能发挥作用”...首先在舆论上给受助同学减轻了一些压力。
其次,在领钱或者发钱的时候,要单独找机会跟受助同学聊聊,要以真诚的关心的出发点来谈,问问这些钱够不够用、还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