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宗法制与封建制的关系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8:44:02
急啊。。大家帮帮吧

宗法制是封建制王朝在分封建制时遵循的规则,是世袭制的世袭规则。这种规则起源于原始社会后期,到儒家思想盛行时期尤其成为不成文的法律,直到民主革命开始结束。

宗法制是指:在亲族中,按照嫡、庶关系将子女分为大宗小宗,并确定不同的权利、地位和财产继承权利的道德规则。当然,宗法制还包括亲、戚关系中的继承权关系等。

在中国历史上,真正的封建制朝代仅仅是周朝和西汉前期(秦朝和汉武帝后地所有王朝都不是封建制,皇帝们不再分封土地,而是建立中央集权的帝国)。这两个朝代在分封建制时,都严格遵循宗法制的规则,由嫡子大宗继承王权,而将小宗和庶出子孙分封到外围封地,成为诸侯。
而且,分封到外围的封地也按嫡庶关系确定的,嫡出的儿子的封地离京畿较近,庶出的儿子的封地离京畿较远,而且会比较贫瘠。不过一般都会在一服到三服之内(一服约500里)。五服之外就是蛮夷之地了。

但宗法制不仅在封建制存在。
在商朝、夏朝等奴隶制的部落联盟时代,部落首领和部落联盟首领的继承也是按照按照宗法制的规则执行的。
在夏之前的原始社会后期,部落首领的继承也有按照宗法制的规则执行的。
汉朝以后尤其这样,由于儒家文化的影响,宗法制更加被强化。皇权的继承、各种爵位的继承都是按宗法制执行的。当然清朝康熙以后,皇权的继承按先皇的爱好和能力的评价。

互为表里

宗法制是努力社会的一种制度(还有分封制),封建制是封建社会的制度,后者是前者进步,所以它们的关系是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宗法制是努力社会的一种制度(还有分封制),封建制是封建社会的制度,后者是前者进步,所以它们的关系是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