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性内切酶,连接酶等这些酶,他们是怎么来的,是DNA么?还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7:04:19

首先,不是DNA。 这些酶的本质是蛋白质。

这些酶开始时候都是 从细菌细胞中分离纯化而来,后来多通过基因工程得来。即把这些酶的基因(DNA片段)转化进入某种细菌(一般是大肠杆菌),再通过细菌大量合成,最后再分离纯化得到。

限制性内切酶,连接酶等这些酶都是生物体内对核酸进行切割和链接的酶。二者的本质是蛋白质,他们的作用对象是DNA。

限制性内切酶:在生物体内有一类酶,它们能将外来的DNA切断,即能够限制异源DNA的侵入并使之失去活力,但对自己的DNA却无损害作用,这样可以保护细胞原有的遗传信息。由于这种切割作用是在DNA分子内部进行的,故名限制性内切酶(简称限制酶)。限制酶是基因工程中所用的重要切割工具。科学家已从原核生物中分离出了许多种限制酶,并且已经商品化,在基因工程中广泛使用。根据限制酶切割的特点,可将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切割部位无特异性的;另一类是可特异性地识别核苷酸序列,即只能在一定的DNA序列上进行切割。这种能被特异性识别的切割部位都具有回文序列,也就是在切割部位,一条链正向读的碱基顺序与另一条链反向读的顺序完全一致。在基因工程中使用的多数是后一类酶。限制酶在特定切割部位进行切割时,按照切割的方式,又可以分为错位切和平切两种。错位切一般是在两条链的不同部位切割,中间相隔几个核苷酸,切下后的两端形成一种回文式的单链末端,这个末端能与具有互补碱基的目的基因的DNA片段连结,故称为黏性末端。这种酶在基因工程中应用最多。另一种是在两条链的特定序列的相同部位切割,形成一个无黏性末端的平口.
连接酶:又称合成酶,能催化两个分子连接成一个分子或把一个分子的首尾相连接的酶。此反应与ATP的分解反应相偶联。在把两分子相连接的同时发生三磷酸腺苷(ATP)的高能磷酸键的断裂如DNA连接酶等。
绝大多数酶都是细胞自身在核糖体内合成的,例如上面两种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