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应该是个有作为的人呀?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14:30:05
大运河都是他弄的,科举也是,这些一般人也干不出来呀,为什么会灭亡呀?

杨广是个什么样的人,不要轻易的听信史书 ,说隋炀帝大兴土木修建宫殿,他是第一个还是最后一个?为何修建元大都,都是赞扬,明修建北京城也没什么褒贬,写史书的,都代表当时政权的意愿,我们不能被这些人所蒙蔽,同样,讲炀帝荒淫,当个皇帝没有三宫六院还是皇帝吗?大运河的成就远比万里长城要来的高,科举制度也影响了中国近千年。所以 杨广此人 需要我们客观的去分析。

至于隋朝灭亡,也不是因为他一人决定的,是有其特殊背景的。

下面一段 可以看看

江淮到岭南地区,这些地方原来都是南朝的统治地区,有众多支持南朝的豪强地主,隋朝建立之后,它们大都成为隋朝的异己力量。所以,后来在南方地区爆发了大规模武装反抗隋朝的叛乱,其时,陈之故境,大抵皆反。隋文帝虽然平定了这次大暴动,但是采取的是镇压和妥协结合的方式,很多叛乱头领后来成为了州郡的刺史、县令,所以这股强大的势力并没有被根除,一旦天下有变,这些潜在的力量立即起兵反隋。
还有黄河中下游地区,即今河南、山东一带地主起兵的数量也很多。中原矛盾素来复杂,妄起风波,旧号难治(三国时期,曹操为稳定河北曾经建都于邺)。隋征吐谷浑后,国家马匹死者十有八九,后征高丽,隋炀帝诏征马匹十余万,主要出自中原,中原富人因此破家者十家而九。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如此激化,隋政权的根基已经摇摇欲坠。

于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三股势力,以李渊、杨玄感为代表的隋朝高官显贵,以萧铣、沈法兴为代表的南朝残余势力,以梁师都、刘武周为代表的地方大族豪强群起反隋,锋镝鼎沸,星离棋布。史家有论,称割据叛乱为"土崩",农民起义为"瓦解",隋政权不仅失去了天下民心,而且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地主阶级的支持,顷刻间土崩瓦解,也就不足为奇了。

隋朝是在中国经历长期分裂之后建立的统一王朝,其情况颇似秦朝,外表强盛至极,在大一统的表面下却涌动着各种割据势力的暗流,统治阶级内部埋藏着深刻的不安定因素,统治基础很不稳固,这种隋政权本身固有的缺陷,才是隋朝在强盛之际,会有那么多反抗者,转而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

想想真是很相似,每次经过长期的战乱后,一统中国的朝代都很强大,却又都很短命,秦、隋都是如此,因为国家内部有太多不安定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