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侵权行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5:59:57

最近刚好在研究这个。。

  侵权行为是侵权行为法中一个最重要的概念。关于“侵权行为”,各国有不同的文字符号予以表示,英文称之为tort,拉丁语称之为delictum,德语上叫做unerlaubte handlung,法语称之为delit,日语则称之为“不法行为”。可见,不论的立法上还是学说上,还没形成统一的、为人们所共同接受的定义。
  罗马法上侵权行为的概念,直接来源于其的私犯概念,按照查士丁尼《法学总论》第四卷第一篇“侵权行所发生的债务”的规定,私犯(即侵权行为)所发生的债务“仅有一种,因为这些债务是从一种事物产生的,即侵权行为,例如盗窃、抢劫、财产上损害或人身伤害”。准私犯也是一种侵权行为。德国学者认为,侵权行为实际上就是“在一定条件下,一方当事人如果没有对对方的权利和利益予以必要的尊重,无论是故意的还是过失的。他将要承担责任”。《法国民法典》第1382条规定,认为侵权行为就是一种损害赔偿的责任。日本学说上认为:“由其行为引起对他人的损害,以至发生赔偿责任的场合,称其行为谓不法行为。”在我国台湾,史尚宽先生认为:“侵权行为者,因故意或过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权利或故意以悖于善良风俗之方法,加损害于他人之行为也。简言之,为侵害他人权利或者利益之违法行为。”刘清波先生认为:“侵权行为者,因故意或过失侵害他人之权利,应负损害赔偿责任之谓也。”王泽鉴先生认为:“侵权行为,指因不法侵害他人的利益,依法律之规定,应对所发生损害负赔偿责任的行为。”英国学者约翰.佛莱明认为:“侵权行为是一种民事过错,而不是违反合同,对这种过错,法院将在一种损害赔偿的诉讼形式中提供补救。”另一学者P.H.温菲尔德认为:“侵权行为的责任系由违反法律事先规定的义务引起的,此种义务针对一般公民而言,违反此种义务的补救方法,就是对未清偿的损害赔偿的诉讼。”美国学者莫里斯指出:“如果简单地概括侵权行为,可以说它是私法上的过错。”
  总结而言,对于侵权行为的定义可以归纳为四种不同的学说:责任说,认为侵权行为就是应负损害赔偿责任的行为,如法国、日本;致人损害说,认为侵权行为是加害于他人权利的行为,如我国台湾;过错说,强调侵权行为是一种过错行为,如佛莱明、莫里斯的定义;违反法定义务说,如温菲尔德的主张,将侵权行为与违约行为相区别,确认侵权行为是违反法律事先规定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