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的为何少而又少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17:00:05
站世界五分之一的大国与获得诺贝尔奖的数根本不成正比,是不是教育存在这问题,学生都为考试而做题,完全不能培养自己的创造力,这样说来中国的教育方式是不是改改啊
还有那像李政道 杨振宁那样的都是美籍华人,也就是说受的是美国教育,也正不是说明中国教育方式存在严重的问题
还有谁能分析下中国教育体制方面存在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在基本的教育管理制度上,我国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格局始终难以突破,高等教育的行政化色彩日益浓郁,教育与学术都趋功利化,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培养创新人才,是一个综合体系,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与社会用人制度与环境,缺一不可。基础教育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培养,具有基础性作用;高等教育的通识教育与学术规范训练,可培养一个人的科研精神与正确的学术习惯;而良好的用人制度则鼓励每个人发挥各自所长。以现实情况而论,在国内求学、工作者这三者都有缺失;在国内完成基础教育、部分高等教育,再出国求学、工作者,前两者缺失;在国外求学,再回国工作者,社会用人制度(也谓学术环境)缺失。这些因素的综合结果是,从新中国60年教育体系中,尚未走出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制度问题,这样的制度自然会出这样的教育,没有希望。
只要现在这样继续下午,中国就不可能出诺贝尔奖

中国的科学文化与西文的科学文化背景不同 这是大多数中国人能够理解的事实,先不说中国的科学本身,先说中国的教育本身,学生一定要听老师的,下级要听上级的,长期的这种思想教育,不可能让后代有变异的思想,没的变异的思想,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巨大的思想进步,所以中国这个国家稳定发展了多少年,而 诺贝尔奖要求在短时间内对科学有巨大进步的要求;
再说中国的科学本身,无论是易经学说,还中国的中医理论,还是中国的经络系统科学,还是自然科学本身,都没有西方科学严密,西方人说基本粒子是分子、原子,中国人用金、木、水、火、土学说相对应,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人做的科学是笼统,只知道这样做,确不需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没有西方科学严密,而 诺贝尔奖是按照西方科学标准评选的,一句话它不是中国人设的,如果是按照中国人的科学标准发放,西方也得不到,因为中国的科学才是从物质的基本粒子研究出发的。事实上中医的经络系统就是基本粒子的信息通道,金、木、水、火、土就是基本粒子构成的光子信息,世界本为空就是这里根本 就没有基本粒子----光子,物质的温度是绝对零度,当光子到的多了,物质才形成了,物质世界才变得丰富多彩。只是西方人没有完全读懂中国这本科学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