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布的远航目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8:12:16
只要哥伦布远航的目的

首先土耳其帝国在欧洲兴起他们阻断商路欺诈商人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得市场越来越重要 说白了就是想多开扩市场赚大钱 3.马克波罗行纪 使西方人对中国的向往但因土耳其阻断 加上他们相信地球是圆的4.传教士希望宗教得到进传播

哥伦布远航,他们完全是为了财富。当时的欧洲,从贵族到平民,都在传说东方印度、中国的富庶。哥伦布的扬帆出海,直接的动力就是财富,这种动力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是吻合的。和郑和——这个皇帝的私人奴仆相比,哥伦布是个有点海盗气质的冒险家,西班牙女王只是他的庇护者和赞助人而已。他并非奉使去完成某种特定的政治任务,而是类似一个承包商,从大老板那里转包工程后,自己想办法争取最大的盈利。和郑和相比,哥伦布更具有个人意志,他不像个长官,更像个有自主权的公司总经理。而郑和船队的远航,完全是帝国行政触角的伸展。
攫取财富和疆土,那是包括国王、百姓、流浪汉都感兴趣的买卖,这样的买卖有激励机制,人们愿意冒死去做。哥伦布的远航才能掀起了欧洲人的淘金热。而朝廷扬威于海外的政府工程,只是为皇帝和朝廷的面子添彩,对大多数人毫无好处,难怪刘大夏一怒烧掉了郑和的航海日志。——这没有给大明带来经济效益的远航不是劳民伤财是什么?这样政府一手包办的面子工程,注定是人亡政息,换个皇帝郑和的命运就大不一样。 ?

航海家,对旅行考察和探险感兴趣,就像现在有人要驾帆去北极

(1) 宗教因素宗教(宗教扩张主义或狂热主义等)是促成包括西班牙在内的欧洲海外扩张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无论在哪里都不如在伊比利亚半岛来得强烈。这是因为,伊比利亚半岛自公元711年起就开始沦为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的统治之下,欧洲人的势力被赶到半岛西北一隅,西班牙人与葡萄牙人长期处在同穆斯林的圣战之中。而对欧洲其他民族来说,穆斯林的威胁遥远而缥缈,他们参加十字军东征只是凭借一时的兴奋、冲动或什么其他原因,而对伊比利亚人而言,穆斯林的威胁是现实的、随处可见的、迫在眉梢的,对穆斯林的圣战不仅是宗教义务,更是爱国需要,穆斯林是自己传统的永恒敌人。在驱赶阿拉伯人的战争中,像葡萄牙人一样,伊莎贝尔女王也 为这种强烈的宗教信念(扩大基督教势力等)所鼓舞和推动,决心不仅消灭阿拉伯人在伊比利亚的势力,而且将战争推入敌人在北非的领地。1482年,伊莎贝尔开始对阿拉伯人在伊比利亚半岛的最后一个据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