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把《“册”“典”“删”的来历》这篇课文简单的介绍一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8:32:21



  “册”:在春秋战国至魏晋时代,因为当时还没有纸,人们只好把文字写在狭长的竹片或木片上。竹片称“简”,木片称“扎”或“牍”。这种竹片或木片,通称为“简”。一块简只能写几十个字,记载一件事,因而往往需要很多块“简”。为了查找方便,人们就用熟牛皮条把这些简按次序串编起来,称之为“册”。“册”字很像几片竹简用绳子串在一起。后来,书写的材料逐渐用纸代替,印出的文章装订成书仍沿用了“册”这个名称。现在“册”已演变为量词。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9542857.html

  http://www.wlqz.cn/shownews.asp?id=3050
  (这好点)

  http://baike.baidu.com/view/241133.htm?fr=ala0

  http://dict.baidu.com/s?wd=%B2%E1

  典

  典
  春秋战国以前的公文体制

  【典】典常。是记述的古代帝王法文书,如《尚书》中的《尧典》、《舜典》。

  典 #diǎn

  【释义】 ①标准;法则:典范|典型|典章。②被当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