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四大皆空”理解不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5:57:31
如果一切都是空,虚无,即“众生”,“佛”,“世界","佛法”都是空。
这样的话,以佛法普渡众生,使之成佛,不就是“以空普渡空,使之成空”吗?这样不是什么也没做吗?

另外,“众生”,“佛”,“世界","佛法”明明就是存在的,至少曾经存在,现在也存在,为什么一定要说他们是空呢?

现在摸摸你的鼻子,有吗?
再摸摸你昨天的鼻子,有吗?
再摸摸你明天的鼻子,有吗?
是一个鼻子吗?
再摸摸二十年前的鼻子,有吗?
再摸摸二十年后的鼻子,有吗?
再摸摸五十年前的鼻子,有吗?
再摸摸五十年后的鼻子,有吗?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佛教的空不是无的意思,而是对众生执着有而说空的一种心理现象。

我认为空就事自然,不催行,不逆行,一切顺其自然,而佛与众生之别,佛就是顺其自然的众生。佛法就事顺其自然的众生留下的经验。

你问到这个问题,那我想你也没有理解“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概念。色是相,空是什么呢。空在世间人眼里就是没有意思,但在佛法里不是没有,而是两边都不着。这就有了第二句空即是色。那空就是没有意思了,你执着于空那实际上也是在执着于相,执着于色。。。
佛法告诉我们不着有,不着空。空有两边都不着,这才是事实真现,着有不可怕就怕你这样着空的。你是对佛法理解太少了。佛里面有很多,有佛、有菩萨、有罗汉等啊,都因无为法而有差别,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不是看谁空的更干净而是看谁两边都不着做的最好。。。好比A—B—C—D—E假设A是有,E是空,那么B还是执有的多,D着空的多,只有C是空有两边都不着,那么C就是佛。B可能是菩萨。而E那就是外道。A是凡夫。

对了有机会可以在网上找找净空法师的金钢经讲记。会帮你更好的理解。

楼主 您好

空相与空性,一直是众生难以区分,然而空性之真理,甚深极甚深,非凡夫与小乘圣人能胜解。后学简述空相与空性之义,并略举佛经佐证。

一切我们所能观察到的现象: 譬如粗的如色身、世界、五感官所接触的色声香味触;细的如感受、见闻觉知、乃至专心一制的意识境界。

这些现象、运作的过程,都是有变易的、没有一个真实不坏的自体性(自己独自存在的真实性),后学简略说之: 色身、世间、六尘都是无常、感受也是无常、见闻觉知性依於六尘与六根而运作,更是无常变易、乃至一心不乱的意识境界也是有出有入,也是变易无常。

因此,这些现象无常,本体没有真实不坏性,所以是无自在性,无常无我,所以是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