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逾淮为枳中 晏子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目的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06:04:10

其实楚王是故意整晏子的,正好在他奉齐王命令去楚国时,而且正好在交谈过程过,有人禀报说抓住了一个齐国的小偷,楚王安排的这出来侮辱晏子
晏子的比喻就是楼上大家所说的意思,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自身尊严的同时,维护国家尊严,同时给楚王一点颜色。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出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原文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完整的典故是:齐国的晏子到楚国,楚王想戏弄他,故意将一个犯人从堂下押过。楚王问:此人犯了什么罪?回答:一个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就对晏子说,你们齐国人是不是都很喜欢偷东西?晏子回答:淮南有橘又大又甜,一移栽到淮北,就变成了枳,又酸又小,为什么呢?因为土壤不同。

比喻环境变了,事物的性质也变了。

大概就是说楚王抓的那个犯人

在齐国本来是好人

跑去楚国就变成坏蛋了

意思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暗示说楚国的水土不好 好人去了也会变坏

用来比喻淮南淮北的人民的民风
意为楚王抓的犯人在齐国是好人、,到了楚国就犯法了
用来讽刺楚王
维护了国家尊严

你可以看一下《晏子使楚》

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例子来说明.目的是为了后文埋下伏笔.使楚王哑口无言.

告诉那个王,那个小偷以前在晏子的国家不是小偷,一到那个大王的国家就成小偷了,其实就是暗讽,那个大王的国家的风气使得他的同胞成为小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