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商品库存减少,商品销售成本就增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21:34:03
当商品销售出去后,借:商品销售成本 贷:库存商品,为什么商品销售成本增加?

是因为库存商品的价值转移到了商品销售成本里去了,而商品销售成本期末转本年利润。所以商品销售成本期末为零。

当商品销售出去后,
借:商品销售成本 贷:库存商品 说明库存商品减少,商品销售成本增加
月末结转
借:本年利润 贷:商品销售成本 反映商品销售成本减少 本年利润减少

库存商品是资产类科目;商品销售成本是损益类科目;本年利润则属权益类科目

根据会计配比原则,确认销售收入的同时,将库存商品结转为销售成本

(一)配比原则
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这一原则是以会计分期为前提的。当确定某一会计期间已经实现收入之后,就必须确定与该收入有关的已经发生了的费用,这样才能完整的反映特定时期的经营成果,从而有助于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配比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因果配比,即将收入与对应的成本相配比;二是时间配比,即将一定时期的收入与同时期的费用相配比。

(二)收入的确认原则
企业收入的来源渠道多种多样,不同收入来源的特征有所不同,其收入确认条件也往往存在差别,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让渡资产使用权等。一般而言,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收入的确认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是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入企业;二是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三是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

商品销售成本也属成本费用类账户,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库存商品资产类账户,借记增加,贷方记减少。这是借、贷记账法的关键所在。

销售成本,与生产成本是两回事,有了销售成本才能计算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