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航空发动机技术为什么落后,是设计落后还是加工工艺落后?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22:29:46

航空发动机是工业皇冠上的钻石。发动机技术不仅仅是设计和加工工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材料科学。我们国家目前很多尖端科技与西方的差距其实就是材料科学的差距。 例如航空工业目前大量采用的高性能复合材料、耐高温材料、耐腐蚀材料等我们还有一定差距。设计只是第一步,相对而言从设计角度我们和国外差距不大,甚至是超前的。但是设计出来的好东西没有能够制作的工艺和材料。这样就拖慢了我们的进度。航空发动机工业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是简单的一个行业的问题,而是整个国家所有工业实力的体现。

例如飞机起落架美国的300M钢美国在70年代初就已经开发出来,我们到90年代才具有跟其类似的材料。但某些指标与其仍有一定差距。发动机也是一样,当然我相信这些对我们而言是一个时间问题。

主要是加工工艺落后,本人的一位叔叔就是成飞的副总工程师,他讲他们画出来的图纸工人不会也不能加工,很多东西早就画出来了,就是做不出来。现在好多了,有好的机器了,可以加工一部分了,但是很多还是加工部出来。

...这个问题相当多 第一最重要的动力系统 一位核动力的动力要新研究 现在中国只有潜艇用核动力发动机 第二舰载机 据我所知歼10太重了 J11还行 第三 弹射器 现在争论很多要滑跳还是弹射 搁浅中 第四 人员问题 培养很麻烦 形成战斗力要很久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指挥官是谁 军魂式的人物的存在 才会有战斗力的最终强化

两方面都有,但是主要瓶颈在材料和加工方面,比如我们在仿制SU27的时候就曾经试图仿制发动机,结果仿制后寿命就是不行,原因就是扇叶材质不过关,这是一种陶瓷材质的涡扇叶片,我们就难以逆向复原这种叶片的成分和生产工艺,所以国产发动机始终难产。

原理咱都知道,就是加工不出来啊
就跟那CPU一样,买过来拆看一看不就知道了?自己还不能仿吗?
主要这东西不是一般山寨能仿制得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