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因子的化学本质是什么?蛋白质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04:08:59

蛋白质

应该是蛋白质

二楼的标准答案,我不和你争。

多肽 也就是蛋白质

是多肽、不是蛋白质。有区别的。

细胞因子的一类,由活化的淋巴细胞产生的激素样的多肽物质,不具有抗体的结构也不能与抗原结合。不同的淋巴因子能表现多种生物学活性,可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使靶细胞发生特性或功能的变化。淋巴细胞借助淋巴因子对邻近或远离的靶细胞产生作用,这与抗体的作用相平行,是实现免疫效应和免疫调节功能十分重要的途径。
淋巴因子在特异性免疫的效应阶段产生,与效应T细胞和抗原同级
淋巴因子在正常人和动物体内含量极少,不易从体内测出或提取。各种淋巴因子最初都是从在体外培养的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发现的。这种上清液,所含的淋巴因子的浓度很低,只能用体外试验的方法来检测其生物学活性。自1966年以来的报道,有近百种不同名称的淋巴因子,其中大都缺乏分子结构的研究,仅根据它们的生物学活性来进行命名和分类,这样虽有一定的实用意义,但容易引起混乱。例如分子结构相同的物质,可因有不同的生物学活性而被称为几种名称不同的因子;有时,活性相似而分子结构不同的几种物质会得到相同的名称。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对各种淋巴因子的研究与生产。目前认为研究一种因子,至少需了解四个方面:①淋巴因子的产生,包括因子产生细胞的种类,因子产生的条件及调节机制。②淋巴因子的物质特性,包括因子的理化特性、分子结构与基因结构等。③淋巴因子的功能活性,包括因子作用的靶细胞种类、靶细胞上因子受体的分子结构、受体的基因特性,靶细胞对因子发生反应的机制,以及因子在全身的作用等。④淋巴因子的实际应用,包括因子在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治疗方面应用的可能性。
淋巴因子的种类繁多,至今只有少数因子得到较充分的研究。1979年第二次国际淋巴因子学术会议决定,把已弄清分子结构的细胞因子(包括淋巴因子)统一命名为白细胞介素(IL),并按他们被确认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号。现在至少已有10种细胞因子被正式命名为白细胞介素。其中白细胞介素2,3,4与5都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属于“真正”的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1和6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也可由一些淋巴细胞培养株产生,它们既可算单核细胞因子,也可算淋巴因子。现在许多新的研究表明,一些白细胞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