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问候语“吃了吗?”是哪个年代诞生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7 02:14:40
“你吃了吗?”“吃饭了吗?”“吃了吗?”都是同一个中国有礼貌的见面问候语,但是它们是怎样产生的?在哪年或哪个年代产生的?为什么?
产生年代的根据?有文史资料吗?

关于“吃了吗”的由来,流行的版本是这样解释的:过去,中国劳动人民生活艰难,经常想的是能不能顿顿有饭吃,互相最关心的也是能否吃上饭的问题。因此,人们在见面时最常问的就是吃饭了没有,久而久之,“吃了吗”就成了见面时的问候语。
  这种解释听起来挺像那么回事儿,其实根本不着调。事实上,“吃了吗”跟惦记肚子是两码事。这句问候象征的不仅不是饥肠辘辘与满脸菜色,相反,却是一种绅士风度。
  北宋时,陕西蓝田的吕大钧兄弟为人刚正,重视礼仪。为使民风淳朴,邻里乡人能够相互协助救济,吕氏兄弟编写了中国第一本乡约——《吕氏乡约》。乡约的内容涉及日常生活各方面,其中有一条规定是:“凡往见人,入门必问主人食否……度无所妨,乃命展剌。有妨则少俟。”也就是说,不管到谁家去,进门先问人家吃饭了没有;如果即将开饭,那就等人家吃完再进去;否则,人家吃着饭,您在旁边瞧,就有蹭饭的嫌疑。
  《吕氏乡约》后来传播开来,成了其它乡约的范本。自然,里面那条“吃了吗”的规定也开始“行走中国”。比如明朝时,广东香山人黄佐制定了《奉泉乡礼》,几乎全按《吕氏乡约》复制。所以,450年前,来中国传教的葡萄牙人就发现,广州人见面总是问:“食饭未晒?”(《南明行记》)换成普通话说,就是“吃了吗?”直到今天,广州人见面还不忘客气一下:“食饭未先?”
  到了清朝,“吃了吗”已流行全国,从乡约的规定变成了大家的问候习惯。想当年,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会面,双方就座,李问:“曾进食否?”伊云:“无多。”(《马关议和中日谈话录》)你瞧,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就要签了,李还不忘问“吃了吗”?
  至于乡约里的“食否”怎么会变成“吃了吗”,也有一个好玩的解释:说康熙年间,朝廷搞了一个“千叟宴”,招待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年人吃饭。这帮老家货土的掉渣,不懂规矩,被康熙接见时,纷纷问皇帝吃了没有,还不会文绉绉地说“食否”,浙江的问“食掉朆”,贵州的问“企莽没”,福建的问“汝食未”,河南的问“吃罢冇”,搞得康熙晕头转向,开金口道:“以后统一说‘吃了吗'!”
  且不说康熙是否真的统一了全国的“吃了吗”,即便真是如此,估计也是河南话“吃了冇”才对。你看,“吃了吗”与“吃了冇”,仅一字之差。何况清代前期,全国流行的还都是“中原雅音”。但不管怎么说,“吃了吗”总归是登上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