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男。大学二年级学生,现在跟父亲母亲,母亲于四年前病故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21:47:02
小林,男,大学二年级学生,现在跟父亲,母亲于四年前病故,其父工作在郊区,早出晚归,对他的关心很少,而且糟糕的是,他父亲每晚都要去搓麻将,对其不闻不问,既不管其生活又不管其学习,如果孩子闯了祸,父亲的教育方式只有打骂,因此孩子看到父亲非常害怕,在父亲面前表现乖巧,叔叔婶婶负责他的生活起居,学习无人照管,他家的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住着叔叔婶婶,堂哥一家和他们父子两人,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非常不好,偶尔姑姑会去照管他的生活学习和提供一些物质上的帮助。从小该生脾气执拗,非常固执,做错事也不会感到羞愧感,自我防范性强,课堂纪律差或上课睡觉,不按时交作业,不怎么学习,上课爱插嘴,喜欢和老师同学唱反调,喜欢顶撞老师,大一曾谈过恋爱,三个月后分手,从此变得很不喜欢与人说话,性格变得沉闷,天天郁郁寡欢,无端与人发脾气,学习一点都不感兴趣。

结合以上案例,回答如下问题:

1、小林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2、如果你是咨询师,应该采取什么辅导策略与方法帮助小林?

1、缺少亲情的关心和爱,导致他对生活失去信心是主要问题,并且也产生了对周围人和环境敌视的情况

2、如果他父亲对他的打骂情况始于他母亲去世,那么最先应该通过其他亲属让小林建立起生活希望和信心,亲属的血缘关系毕竟还是大于其他人的力量。若有可能的话,还是想办法做做小林父亲的工作,虽然从案例情况看,这个可能性很小;如果他父亲自小林出生时开始,则不能通过他父亲解决问题
小林目前最需要的是关心,被关心也是他建立生活信心的基础,这种关心若不能从他父亲处得到,就只能通过几个照顾他的亲人那吸取。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先做小林最近几个亲戚的工作,让他们适当劝导小林,采取正确引导的方式让他建立正确的人生观,才能逐渐走出阴霾。沟通方式可以有多种,比如先在他的精神生活上入手,从他比较关心的事物开始,拉近和他的关系后,再让他主动说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和他沟通,消除导致他不安的因素。。。。。。
这是个需要极大耐心的过程,在下才疏学浅,只是结合所见所闻说说自己的看法,希望对你有用

啥意思呢 表达有毛病

应该从他的眼前问题着手吧,生活问题怎么看都是首要解决问题,可以让他找社区、福利社帮助嘛,然后就是人际关系的调整么。再来就是他对父亲在认知上的重新树立,改善与父亲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