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的习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17:23:20
急需《推敲》的习题及答案,要重点,越多越好。好的话再加分

他们为什么能成为布衣之交?
敲字好还是推字好?

贾岛初次参加科举考,在京城。一天在驴上想到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想用“推”字,反复思考没定下来,便在驴背上吟咏,伸手做出推敲的姿势,看的人很惊讶。当时韩愈提任代理京城的长官,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道直到第三节,还在做手势。不久就被左右侍从推到京兆尹前。贾岛详细回答酝酿的诗句,“推”字还是“敲”字没确定,思想离开眼前事物,不知道回避。停下车马思考了一会儿,对贾岛说:“用‘敲’字好。”于是并排骑回家,一起讨论诗。舍不得离开好几天,因此跟贾岛结下深厚友谊。

1.“身轻一鸟过”
北宋汴京有个陈舍人,偶然得到一部旧本的《杜甫诗集》,他如获至宝。但由於这本书保管不善,致使有不少诗句中的字都脱落了。有一次,陈舍人读到《送蔡都尉诗》时,发现「身轻一鸟□,枪急万人呼」一句的「鸟」字后面少了一个字,他反复斟酌,始终不能断定那是什麼字。
有一天,他和几位诗友谈论诗文时,提出了这个问题,希望大家能补上一个最恰当的字。有人写出一个「疾」字,认为「疾」字最能表现蔡都尉轻快迅速的纵跳功夫。有人认为不好,因为「身轻一鸟疾,枪急万人呼」上句的「疾」字与下句的「急」字,无论在读音或意思上都太接近,显得有点重复。又有人写出「度」字,但陈舍人认为「度」字用在此处显得太生硬,也显不出身轻如鸟的特点。有人更提出用「落」、「起」、「下」等字,但大家都不满意。
后来,陈舍人在别处找到了一本比较完整的《杜甫诗集》,翻到《送蔡都尉诗》一看,原来那句是「身轻一鸟过」。用「过」字来形容蔡都尉跳得又高又快,像一只鸟在眼前飞过一样,确实恰当不过。

2.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代宋祁《玉楼春·东城渐觉春光好》一词中有一句曰:“红杏枝头春意闹”。后代评论者极为推崇其中的“闹”字,刘体仁《七颂堂词绎》认为:“‘红杏枝头春意闹’,一闹字卓绝千古。”因为这个“闹”字生动的表达了春天的生动景色,并唤起了读者无限的遐想,也就是红杏枝头有何许春意,并最终以小见大的让人联想整个春意。从而突出了整首词的境界。所以近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价这首词时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也。”

3.鲁迅诗原句:眼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边觅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