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地域如何划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07:17:07
如题,不要细分,要大体的划分,类似中原、江南、西域……等等
要完整的啊,不要各个区域之间有交叠
(朝代不限)

“中原”一词有狭义与广义之分。一般指狭义的中原,即专指河南省。广义的“中原”是以河南为中心,向河南临近省份的部分地区渗透的一个广阔区域。《辞源》解释“中原”云:“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是河南省。”中原自古以来就是主导整个中华文明发展的核心地域,是中国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所在地。

江南,字面义为江之南面。江南本意指长江以南的地区

西域:狭义上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即今帕米尔高原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而广义的西域则是指凡是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的地区。

岭南:是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全境,以及湖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

塞外:指河北、山西北部,长城以外。狭义上讲塞外,是指西域的东部、河套地区、宁夏一带。主要有陇西、榆林。内蒙古、东北应该不在范围

河东:代指山西。因黄河流经山西省的西南境,则山西在黄河以东,故这块地方古称河东。

河西:河西泛指黄河以西之地,春秋战国时,把黄河南段之西今山西、陕西两省交界处。汉、唐时多指甘肃、青海两省黄河以西的地区。

辽东:指辽河以东地区,今辽宁省的东部和南部及吉林省的东南部地区。

中原一词在春秋时期才定义为指中原地区的意思,之前都是指原野,只是一个名词而已。
从春秋开始,基本就定义为河南地区了,一直沿用现在了。
《辞源》解释“中原”云:“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是河南省。”
古代的西域三十六国分别是(一)乌孙:今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察布查尔锡伯县附近几县及现哈萨克斯坦部分。是当时乌孙国的属地,但绝大部分被沙俄侵占;(二)龟兹:今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拜城县一带;(三)焉耆: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县;(四)于阗:今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市一带;(五)若羌: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东南、罗布泊西北一带;(六)楼兰: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的罗布荒漠中,后改国名为鄯善(与现在的吐鲁番地区的鄯善县有别),现仅存楼兰遗址;(七)且末: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