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经营学问题,帮忙解答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9/24 04:56:17
经济危机逼死无数商贩。A公司在不同的地区(比如不同的省市)同时运营着商场和量贩超市,经历危机损失惨重,万幸的是大部分量贩超市仍然是存活下来了。但是最近*市的店铺出现了大问题。国际零售业巨头B公司(类似于家乐福,沃尔玛)要在A超市对面开一家同样的量贩超市。听闻这个消息A超市员工几乎晕厥。B店依靠其雄厚的财力支持,广告铺天盖地,承诺的折扣、优惠等活动花样百出。A超市注定会流失了大部分顾客,破产指日可待。

A超市预见苗头不对,在B超市还未正式开店时就接连召开了n次全体会议商议对策,但是都没讨论出什么实际性策略足以对抗来势汹汹的B超市。后来,只能在B超市开店之日下了番功夫,推出了一些能吸引顾客的活动。结果是残酷的,对打第一天,A超市的卖出额比上个周少了30%。那天下午,A超市又开了一次紧急会议,经理把桌子都拍烂了也没人能拿出什么对策来。会议一结束,经理就愁容满面的离开了超市,不知道躲哪儿伤心去了。

但是,第二天,经理回来,用简单的方法使A超市的卖出额重新升上来了。

经理用了什么对策呢?

对内宣布超时经营不善,第二天即将倒闭,所有物品3天内,清仓打折处理,然后商店关门。
其实这种消息早在几周前就提前通过员工散布出去了,百姓从员工那里听到内幕消息以为是真的,就会相信了。第二天,超市再以较低优惠价格,出售。老百姓信以为真,就都来抢购了。其中不少的人还是公司的员工,这样,等完成了销售额,再对员工报告好消息。
因为消息是员工发布的,与企业无关,所以企业不必背负发布虚假信息的责任。

其实说真的,我本人的选择会在,如果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对方意图,那么我会准备好选择将与对方业务冲突的部分打包,然后出售给对方。毕竟上述这种方式能够在短时间内重新获得营业额的提升,但营业额的提升并不是一定伴随着边际利润的提升的。这样的策略可一不可二,在我方相关软硬件均与对方有较大差距的情况下,直接的冲突不能给我们带来任何的好处,那么插上草标,自卖其身的做法无可厚非,不过,在出售谈判开始的之前,运用些合理的策略将自己的身价提一提,是必须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