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岗岩、闪长岩、流纹岩的特征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4:48:19

花岗岩是应用历史最久、用途最广、用量是多的岩石,也是地壳中最常见的岩石。花岗岩一般为浅色,多为灰、灰白、浅灰、红、肉红等。化学成分特点是含SiO2 >65%,Fe2O3、FeO、MgO一般<2%,CaO<3%。矿物成分主要为硅铝浅色矿物为主,铁镁暗色矿物较少。硅铝矿物主要为碱性长石(正长石、微斜长石、歪长石)、石英、酸性斜长石约占85%,其中石英含量大于20%。铁镁矿物含量15%以下,一般为3% ~5%,比较常见的为黑云母、角闪石。副矿物有锆英石、榍石、磷灰石、独居石等。当花岗石中斜长石的数量增加时,就逐渐过渡为花岗闪长岩或石英闪长岩;而当石英数量减少时,并保持碱性长石数量不变,则过渡为正长岩。岩石呈细粒、中粒、粗粒等粒状结构,或似斑状结构,一般深色矿物自形程度较好,长石次之,石英自形程度不好。浅成岩多具斑状结构(平均2.7g/cm3),孔隙度一般为0.3%~0.7%,吸水率一般为0.15%~0.46%。压缩强度在200MPa左右,细粒花岗岩可高达300MPa以上,抗弯曲强度一般在10~30MPa;花岗岩耐冻性高,成荒率高;板材可拼性好;色率少于20%,一般为10%左右,色调以淡的均匀色和美丽的花色为主。花岗岩节理发育往往有规律,如果节理间距符合开采要求,这不但无害而且有利于开采形状规则的石料。

花岗岩常常以岩基、岩株、岩块等形式产出,并受区域大地构造控制,一般规模都比较大,分布也比较广泛。在我国,花岗岩石材矿床除分布在褶皱带,地盾和陆台结晶基底地区外,还大量出现在我国东部中生代 ,燕山期陆台活化的广大地区。如广东、福建、江西、浙江等省都是很有名的花岗岩产地。

闪长岩为中性深成岩的代表岩石,也是花岗石石材中主要岩石类型之一。其化学成分介于酸性、基性岩之间,SiO2 含量52%~65%,FeO、Fe2O3、MgO各约3%~5%,Al2O3约16%~17%,Na2O 3%,K2O 2%。矿物成分主要由中性斜长石和一种或数种暗色矿物组成。最常见的暗色矿物是角闪石,有时为辉石、黑云母。岩石中可含少量石英和钾长石,石英<20%,钾长石<10%。典型的闪长岩中浅色矿物含量65%~75%,暗色矿物20%~30%。结构多半为半自形粒状,斜长石晶形一般较好,呈板柱状,矿物颗粒均匀,多为块状构造。根据石英含量和暗色矿物种类,闪长